ID: 24409077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052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学业,答案,试题,历史,质量检测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60分) 温馨提示:1.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6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总时间90分钟。 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1.2001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提出中国存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北京人遗址属于我国 A.百万年人类史的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新石器时代的范畴 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视频号选取了以下素材:干栏式建筑复原图、碳化稻谷遗迹视频、象牙雕刻装饰品的照片等。他们拍摄的历史微视频的片名可能是 A.《探秘山顶洞人》 B.《走近河姆渡文化》 C.《半坡遗址之谜》 D.《大汶口文化密码》 3.某学者通过测定骨骼标本发现:陶寺文化居民食谱中碳-4植物(如粟、黍等)摄入量占67%,甚至家畜也摄入了较多的碳-4植物。此发现有助于了解 A.阶级分化明显 B.族群协作出现 C.原始农业发展 D.早期国家产生 4.《史记·夏本纪》中“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描述的是 A.部落联盟的巩固 B.禅让制的延续 C.王位世袭制确立 D.我国王朝的产生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①对应朝代的是 夏朝 ① 西周 春秋 战国 前2100 前1600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前221年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三家分晋 6.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该文字是指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7.胡曾在《流沙》中写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该诗描绘的场景发生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两汉时期 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早从人,不知饥瑾。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描述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水利成就。这项成就是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 9.《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的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段叙述体现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内容 C. 特点 D.影响 10.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此谚语反映了二十四节气有利于 A.提高文化底蕴 B.提升教育水平 C.指导农业生产 D.开展水利建设 11.良渚古城遗址中,大型宫殿基址、贵族墓葬与平民墓葬分区明显,贵族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琮、玉璧等礼器,而平民墓葬中几乎没有玉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原始农耕技术的成熟B.社会阶级分化的出现 C.部落联盟的鼎盛时期D.文字体系的初步形成 12.自然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距今4000年前后,我国黄河、淮河流域的考古遗迹中都存在着有关洪水的地质记录。据此推测,大禹治水的传说 A.完全虚构,是编造出来的故事 B.真实可信,是经考古证实的历史 C.真实可信,是代代流传的信史 D.有所夸张,但蕴含真实历史信息 13.按照《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gul),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A.划分血缘 B.皇权至上 C.等级森严 D.天子至尊 14.下列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① → 生产力提高,私田产生 → 井田制破坏,分封制瓦解 → 诸侯崛起,变法改革 A.水利工程的兴修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诸子百家的出现 D.手工业规模扩大 15.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文物共同反映了战国时期 双镰铁范 青铜冰鉴 楚国龙风虎纹丝织物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娱乐文化丰富多彩 C.经济生产的发展 D.冶炼铸造技术提高 16.仔细观察三星堆文物便会发现:玉综与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类似:陶岙、玉璋、铜牌饰等深受二里头夏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