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八中2025年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2.C 3.精神力的强健与发扬 数千 年未中断的文明历史(或:中国的脊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激发这种潜能的催化剂(或:激化矛盾的外部因素) 4.精 神如炬,信念如磐。从抗战烽火到复兴伟业,伟大抗战精神 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本次展览旨在追寻先辈足 迹,感悟其爱国情怀与必胜信念。愿我们能在新时代的长征 路上,筑起我们这一代的精神长城。 5.示例一:结合《长征胜利万岁》 ①精神力量是超越物质困乏的强大意志和乐观主义情 怀。 ②长征中的红军物质极度匮乏,但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 念和党的坚强领导,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吴起镇战斗的胜 利,更是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取得的。 ③这充分证明了“钢少气多”的红军,其强大的精神力 量是克服物质困难、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与伟大抗战 精神的内核一致。 示例二:结合《大战中的插曲》 ①精神力量是超越战争残酷的人道主义光辉和政治智 慧。 ②在“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元 帅救助日本孤女,体现了超越国仇家恨的革命人道主义精 神。 ③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彰显了八路军的文明与正义,更成 为瓦解敌军、争取国际同情的有力武器,是抗战精神中“善 于斗争”的体现,同样弥补了物质装备上的不足。 【导语】两则材料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系统阐述伟 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材料一通过详实的历史叙事和典 型人物事例,展现抗战精神“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 概、必胜信念”的四大核心要素,突出中国共产党在精神引 领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材料二立足当下,揭示抗战精神作为 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节点,对实现强国复兴的时代价值。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爱国情怀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它统领并涵盖 了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错。材料一将“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与“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 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 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并列关系来阐述,共同构成了伟大 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虽然四者都与爱国有关,但文本并未 表明“爱国情———是核心并“统领、涵盖”其他三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通过马本斋母子誓言的对比”错。在论述“民族 气节”时,作者引用马本斋母亲的事迹和马本斋的誓言,二 者之间是因果承接关系,即母亲殉国是因,儿子承志是果。 所以,而非对比关系。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论证逻辑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定位原文中阐述抗战精神成因的第四段, 并按照作者反驳“唯物质论”的思路进行信息提炼。 第①处,根据第四段中“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被全面激 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并且以精神力的强健与发扬,在相 当程度上弥补着物质力的短缺与不足”分析,此处填写内容 应能够弥补物质劣势的核心要素,即“精神力的强健与发 扬”。 第②处,第四段说“中国有着数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历 史。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武威八中2025年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7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伟大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精神层面而言,中华民族经过抗战血与火的洗礼,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共同体认识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空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