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9869

宁夏银川市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763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宁夏,银川市,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
  • cover
银川市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 期中教学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每题1分,共12题,共12分) 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善。以下材料中,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史书记载的远古神话传说 B、遗址中的烧石、烧骨等考古发现 C.历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文章 D.拍摄的关于远古人类的影音视频 2.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均发现了表明阶级分化的宫殿、象征权力的玉器或者象征尊贵的礼器。这些现象集中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 ( ) A.开始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B.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C.居民财产平均地位平等 D.能够建造干栏式房屋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饭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 “我们显赫功高的始祖,你最先建立了华夏民族。你的子孙繁衍生息香火绵绵,山岳巍峨黄河浩荡向前。”材料中的“始祖”指的是 ( ) A.大禹 B.炎帝、黄帝 C.秦始皇 D.嫘祖 5.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6.商朝缔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能够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 ) A.制作打制石器和保存火种 B.实行分封制和统一度量衡 C.铸造青铜器和创造甲骨文 D.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 7.周王朝对青铜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相关制度,蘞和簋配合使用,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最能说明 ( ) A.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多 B.青铜器主要用于食器 C.西周时期广泛使用青铜器 D.青铜器作为礼器是身份地位乃至权力的象征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据此,说明当时社会呈现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为 ( ) A.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C.春秋霸主相继,战国七雄并存 D.铁犁牛耕,生产飞跃 9.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材料中“天府”(成都平原)这一美誉得益于( ) A.大禹治理水患 B.铁犁牛耕广泛使用 C.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 D.秦国逐步统一天下 10.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下列选项与题干观点相吻合的是 (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 “兼爱非攻” D.“法者,大同之道也” 11.古人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如降水明显增加使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的春末为“谷雨”;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小麦)的时期为“芒种”等。由此可知,节气的命名源于( ) A.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 B.历朝历代的口耳相传 C.统治者劝课农桑的政策 D.天文历法的不断丰富 12.大单元主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请为下图选择一个最合适探究的大单元主题( )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起源 B.早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13题10分,14题8分,共18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摘编自《礼记·礼运》 材料二 西周实行一种新的制度,它客观上使一种核心文化价值(宗法,扎文化及道德观)从周中心扩展到诸俟各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