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B D D A C 6-10 C B A D B 11-15 C D A C B 16-20 A B C D A 21-25 B C DA B 二、非选择题 26、(1)遗址:半坡遗址(1分) 特点:多元起源;不同区域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3分) (2) 名称:良渚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2分) 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市;社会分化加剧;出现了早期国家。(6分) (3)信息:都江堰、秦国(2分) 原因:统治者重视;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重要性日益提高;生产力发展,铁器使用日益普遍。(两点即可,4分) 27.(1)战国时期、秦朝(2分)发展:秦国攻灭其余六国,完成统一;派兵统一了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6分) (2)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分) (3)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4分) 28.(1)③,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巩固了统一。(5分) (2)表现:战国时期的扁鹊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四诊疗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4分) 原因: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点即可,2分) (3)“鲁国尚儒学”: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2分) “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春秋时期,楚国人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创作出了新体诗歌“楚辞”。(一点2分,两点3分)卷1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旱作体系在我国主要诞生于() 初一历史试题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 6.中华大地上发现的一处距今约7000至5000新石器时代遗存,呈现出稻作农业、千栏 间60分钟。将第1卷、第Ⅱ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式建筑、制陶等文化特征。它位于图1中的() 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据表1可知,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表1 图1 A.① B.② C.③ D.④ 元谋人上门齿化石 蓝田人下颚骨化石 郧县人头骨化石 7.图2是《中国国家地理》刊登的“中国史前文化形势示意图”。据此可知此时中国()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学术著作 早糊中们文化互动通一入 2.山东跋山遗址反映了距今10万一5万年的古人类生活,出土文物中,1件器型硕大、 广红山文化一河沿文化 人工打制痕迹明显的象牙质铲形器为国内首次发现。这说明当时该地的古人类() A.过着定居的生活 B.学会了饲养家畜 何铭文化晚的: C.产生了原始农业 D.处于旧石器时代 3.距今1.8-3万年的云南龙潭山“昆明人”遗址,发现了晚期智人颅骨等大量的古人类化石、 文化晚期 哺乳动物化石、旧石器和角骨器,以及灰烬和保留较完整的火塘,是昆明滇池区域迄今为止 发现的最早的穴居原始先民遗址。下列选项中,与该遗址文化特征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那县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一石家河早期文花 4.在主体年代距今72006900年的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发现了房址、栅栏、灰坑、 距今50004500年前的文化形势 带有榫卯结构的木材,以及陶器、骨耜、玉器、钻木取火器、木制纺轮、家猪骨化石、水稻 图2 A.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B.多元一体的文明发展趋势 壳等遗存。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应该(,) C.人口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 D.迈入到了阶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