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10151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2113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江苏省
,
期中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语文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丨回潮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 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竞是什么原故使得这么强 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 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 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 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 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府的掌握、人奉自己所做的种种扶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 间。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俞的箭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子的自信。也不 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 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 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 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丛超自然 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 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 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 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 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 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 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里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 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子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宇 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县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 才俊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母个人都痈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 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 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 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妇 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一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