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0270

2.《鱼》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青岛版(63制)三年级科学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780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青岛,科学,三年级,2025-2026,学年,格式
  • cover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 《动物王国》单元 2.鱼 教学设计 单元 《动物王国》 课题 2.鱼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3-4年级②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③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你)的共同特征;列举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鱼的核心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鳍);能描述鱼的外形特点及其与水生环境的适应性。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鱼的游动,分析鳍的作用,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比较不同种类鱼的特点,发展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实践:观察鱼在水中的生活状态,记录鱼的外形、运动方式等;设计简单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 态度责任:培养对水生生物的观察兴趣,养成爱护水生动物、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了解鱼的主要特征,认识鳍对鱼运动的作用。 教学 难点 理解鱼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鱼缸、鱼、食用色素 学生:搜集有关鱼类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情境·问题,聚焦鱼。(预设4分钟) 1.[PPT 2出示]出示海底世界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视频里,大家看到最多的动物是什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鱼?它们生活在哪里? 学生交流对鱼的初步认识,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探究·实践,探究鱼的共同特征,了解我国珍稀鱼类。(预设27分钟) 1.[PPT 3出示]出示鱼的图片。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鱼的身体外形,包括形状、颜色、身体表面覆盖物等,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画记录在记录单上。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鱼,如从上往下看、从侧面看。 学生小组观察鱼并做好记录。记录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学生展示记录单并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这种形状可以减少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鱼的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鱼的颜色多样,有些鱼的颜色还具有保护色的功能。 教师提出问题: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它的身体各部分都在协调运动,其中鳍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大胆猜测鳍的作用:背鳍可能保持身体平衡,尾鳍可能控制游动方向等。 教师总结:背鳍、胸鳍、腹鳍等可以帮助鱼保持身体平衡,尾鳍可以控制鱼游动的方向,同时也是鱼前进的动力来源之一。 2.[PPT 4出示]出示探究鱼的呼吸实验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观察到鱼是怎样呼吸的?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学生观察鱼呼吸时的动作,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汇报发现。 3.[PPT 5出示]出示鱼鳃图片。 师生共同总结:鱼通过嘴吸入水,然后水经过鳃,鳃丝上布满毛细血管,水中的氧气通过鳃丝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排出到水中,最后水从鳃盖后缘流出。鳃是鱼适应水生生活的重要呼吸器官。 4.[PPT 6出示]出示鲫鱼图片。 师生共同总结:鲫鱼、草鱼等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一般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属于鱼类。 5.[PPT 7-8出示]出示鳖、章鱼、海马、鲸、鲨鱼、飞鱼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它们是鱼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学生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鳖属于爬行动物,章鱼属于海洋软体动物,海马属于硬骨鱼类,鲸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属于软骨鱼类,飞鱼属于硬骨鱼类。 6.[PPT 9-10出示]出示中华鲟、胭脂鱼图片。 教师介绍其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及珍稀原因。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我国珍稀鱼类。 三、反思·评价,指导回顾反思,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预设6分钟) [PPT 11出示]出示回顾反思。 师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初步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概念。 [PPT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