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16737
贵州省黔西南州顶兴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437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贵州省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语文
,
次月
2025-2026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参考答案 1.D 2.B 3.B 4.①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访谈对象。如问一“如何开启学术之路”;②对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追问。针对受访者提出的“中国知识资源启发了许多被视为‘西方’特色的‘现代观念’”这一观点,继续追问“如何才能跳出‘西方诡辩术’带来的陷阱”(或针对问六“如何跳出西方诡辩术的陷阱”,继续追问“当下时代语境下,中国艺术家该如何做”);③逐步深入地(或有逻辑性地)提问。从学术研究缘起问起,再到具体的学术观点,最后关注当下时代的困局与做法。④从受访者的学术背景切入,建立对话基础。拉近双方距离,消除陌生感。 5.侧重点差异:①鲁迅强调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写“占有”“挑选”,亦给分);②包华石强调在坚持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开启创新,吸纳文化资源(展开学习、借鉴和交流)。 原因差异:①鲁迅的目的是针对半殖民地背景下国民党政府媚外的“送去”政策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侵略,批驳当时知识分子无原则全盘西化或盲目排斥外来文化的极端态度;②包华石的目的是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想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性文化产品提出建议(或解决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无法用于建构“现代性”中国的困局)。 【导语】该访谈先探寻受访者受庄子启发走上汉学之路的缘起,再深入探讨其核心学术观点,如中国艺术与政治的联系、艺术作为“民意反馈管道”、中国对欧洲现代观念的启发,还剖析“西方诡辩术”陷阱,最后聚焦当下中国艺术家的发展方向与文化交流意义。访谈逻辑清晰,从学术起源到观点阐释,再到现实建议,层层递进,展现了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深度思考。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他认为《齐物论》提出了民主思想,它在汉代至宋代的艺术视觉与政治领域均有所呈现”错误,原文提到的是“因为庄子,我想做一个有关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逍遥’术语的细读研究,探讨它在汉代至宋代如何在艺术视觉与政治方面呈现出来”,即“逍遥”术语在汉至宋的艺术与政治领域呈现,而非《齐物论》。 B.“如法制、民意反馈、分权制衡,都受到了中国的启发与影响”错误,原文问六中提到包华石提出“中国的八大发现”,含法制、民意反馈等,但仅在问五中明确“欧洲现代的平等观念受到中国的启发与影响”,其他概念未提及受到中国启发。 C.“针对‘西方诡辩术’,问六和问八持续抛出追问”错误,问八是引用刘东教授的观点并询问包华石是否认同,并非持续追问西方诡辩术。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推断和辨析的能力。 B.“……具有独创性”错误,问三回答中包华石通过举例说明艺术是“民意反馈管道”,但文中未提及“独创性”, “独创性”于原文无据。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问五的核心观点是“中国的知识资源启发了许多被视为‘西方’特色的‘现代观念’”,即中国资源启发西方现代观念。 A.对比南宋与《利维坦》插图的差异,未涉及“中国启发西方”,不适合作为论据。 B.清代《古文渊鉴》“不限资格之高下”被译为英文,影响欧洲启蒙运动,证明中国知识资源启发西方,适合作为论据。 C.对比中国《饥民图说》与欧洲16世纪无此类作品,未涉及“中国启发西方”,不适合作为论据。 D.对比宋代与欧洲税率差异,未涉及“中国启发西方”,不适合作为论据。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访谈技巧的能力。 ①以“如何开启汉学研究之路”(问一)这类个人化、低门槛的问题开篇,避开复杂理论,引导包华石从自身经历(受《齐物论》启发)自然切入,既轻松开启对话,也为后续探讨其学术观点铺垫背景。 ②抓住受访者的核心观点层层跟进。如包华石提出“中国启发西方现代观念”并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