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教案 【教材分析】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教学目标】1、知道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的史实。 2、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军阀割据。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按照时间顺序帮学生梳理整体过程,并对北洋军阀和北洋政府进行简要的名词解释。袁世凯上台后,为了实现独裁,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先破坏责任内阁制,对该制度进行解释。后收买宋教仁失败,则对他进行谋杀,宋教仁案震惊全国。这场谋杀案掀起了二次革命的序幕。袁世凯受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人。最终,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逃亡日本。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袁世凯大权在握,实力强横,开始着手复辟帝制,做出了多手准备。第一步进行制度准备,宪法修订改为无限连任的总统制。向学生解释名词总统制。第二步,寻求外界支持。与日本签订21条,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出卖了中国大量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同时,袁世凯在全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潮,进行思想准备。最终,在1915年末,袁世凯称帝。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了解袁世凯这种行为是不得人心的,违背共和的行为也激发了百姓的愤怒不满。 护国战争开始。通过图片路径,了解护国战争的发展顺序。对其中的英雄人物进行简单介绍。最终,在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废除帝制,83天的皇帝梦自此破碎。通过相关材料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会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因为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郁郁不得志中,袁世凯很快逝去。北洋军阀政府失去了领头羊,各地军阀各自为政。通过图片依据课本找出各地军阀的主要派系及其势力范围。通过表格了解各派系背后的依附势力。依附于外国帝国主义力量,为了各自的地盘和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大大小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混乱之中。通过图片和相关数据信息思考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拓展后续护法运动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和课堂小结。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课件网)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第10课 帝制复辟 壹 复辟帝制 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连继承人。自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制度准备 复辟帝制 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等。 外部准备 复辟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材料研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在耶?既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通过阅读材料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