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9799

【2025新】21《教学课件《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历史统编版七下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301457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统编,历史,初中,课件,2025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标准 1.7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教材分析 本课共四目,分别是“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明清的思想家”“小说和戏曲”。第一目介绍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些科技名著都是我国古代相关领域的集大成之作。第二目介绍了明长城的功能和明清时期对北京城的营建。第三目介绍了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强调他们的思想都是为了积极回应现实社会问题。第四目介绍了四大名著、昆曲和京剧,旨在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目是并列关系,从科技、建筑、思想文学艺术方面介绍了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工程建设、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提升从文献、图像等多种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能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将明清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放置于明清阶段的整体历史进程中,多角度分析科技与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了解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遗产的价值,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体悟我国古代科学家不懈追求和进取的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清的科技和文艺成就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明清思想家的主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对明清的内政外交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这一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时代背景下明清科技、建筑、思想、文学的辉煌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本课重点内容较多、较散,因此需要加以整合,有所取舍,帮助学生把握整体特点和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教师导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今天就让我们以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作为线索,思考为何《红楼梦》会被高度赞誉,《红楼梦》反映了当时戏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发展? 环节二:科技之总结 教师提问: 明代有三大科学巨著,大家知道分别是哪四本书吗? 预设: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教师过渡: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三本书,管窥明朝的科技成就。我们先看医药学领域的《本草纲目》。 出示材料: 李时珍的“自述” 诸位好,我是李时珍。我出生于明朝中期湖广地区的一个医药世家,自己也是一名医药学家。本人自幼热爱医学,立志悬壶济世,行医数十载。在行医和学习古典医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漏,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籍。在整理了800多种古籍、亲身游历江西等地实践、拜渔人、樵夫、捕蛇者等手艺人为师后,我用了27年写出了《本草纲目》(192万字)。 教师讲授: 结合李时珍自述,带领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和《本草纲目》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提炼李时珍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实地考察、不耻下问的可贵品质。 补充材料: 《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 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师提问: 《本草纲目》有何特点? 预设:继承总结、实践性、实用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创新分类 教师提问: 如何评价《本草纲目》? 教师讲授: 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作“东方药物学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