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二革命派的部分元老亲历了戊戌政变,他们对于君主立宪已彻底失望,接受 了西方洗礼的新生知识分子也极为渴望民主。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打破现实桎格的呼声 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从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摘编自周德成《中国现代化的个案研究》 (1)史料可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一,简述所示史料同属的类型,并分 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13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水师 图141894年,日军在辽东半岛东岸 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画面 的花园口登陆 图15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领 图161912年1月1日,上海各界群 布“明定国是”诏书,决定变法 众欢送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地图册、《中外历史纲要》等 阅读以上材料,任选两幅图片(写出序号即可),结合其反映的史实,确定观点, 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 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初二年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2025年秋季初二初三期中教学测试 初二年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9 10 答案 A B M D A B C C D B 趣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A B B D A 趣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C C D B A C 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8分 【答案】:根据誓词信息“中华民国元年”可知,该誓词的时间是1912年。再根据 誓词信息“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孙文”可知,大总统指的是孙文,其 誓词表达了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的决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 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两则信息相互印证,故该誓词可以用来佐证中华民国临时政 府成立,故选择B选项。(8分) 30.12分 (1)战争:鸦片战争。(2分) 特点: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等。 (答出1点分,答出2点即可,共计2分) (2)趋势:1840年以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分) 联系: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导致中国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意思相近 即可)。(2分) (3)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等。(答出 1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共计4分) 31,12分 (1)类型:一手史料。(2分)意义:辛多革命推朝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 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等。(答出1点2分, 答出2点即可,共计4分) (2)原因:革命派对君主立宪失望,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民族资产阶级希望提升政 治地位,谋求利益最大化:三民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孙中山的正确领导等。 (答出1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共计4分) (3)结论:先进的思想理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新兴阶级往往是推动社会发展 的重要动力: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顶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等。(言之有 理即可,答出1点即可,2分) 初二年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