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 七年级历史 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注意事项: 11.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夏商时期的古蜀文明遗址,遗址出土了与同时期中原夏文化特征相似的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 铜牌饰等器物,同时还出土了玉锥形器、玉琮等带有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特点的玉器,以及独具古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蜀特色的金杖、青铜树和青铜人像等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A.三星堆是夏商文化的中心 B.良渚文化延续了三星堆文明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C.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建立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写 1.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误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第5误 动荡恋化中的春秋时期 A.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 C,北京人会制造和使角工具 D.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 1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 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的智慧和创造力。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A.嘉峪关一鸭绿江B.东海—陇西 C.东海一南海 D.临逃一辽东 3.距今4300一4000年的山西陶寺都城遗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基地, 1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楚河汉界、乌江自刎、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几个典故,由此判断他学 大型嘉葬集中分布,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小型墓占总数的 习的主题是 近90%,墓坑狭小,大多没有葬具和随葬品。这说明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楚汉之争 D.秦灭六国 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私有制出现与阶级分化明显 15.以下表格是关于“答刑(打板子)”的记录,可以说明汉文帝和汉景帝 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化石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证据 4.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 文帝时期 景帝时期 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 公元前167年,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用答刑代替, 公元前156年,改答五百为三百、答二百为一百,行 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规定当剩(割掉鼻子的酷刑)者答三百。 刑时只准打臀部。 A.公而忘私 B.严于律己 C.勇于创新 D.宽以待人 A.减轻刑罚 B.重视农业 C.重视儒学 D.整顿吏治 5.烽火台又称烽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 二、辨析改错(12分】 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曾经“烽火戏诸侯”使少数民族攻破镐京,导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