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8051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499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考试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A D C B D B B C A B D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A B D C D B A C C B D D A 二、非选择题: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共44分。 29.角度:历史价值。(2分)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代表作。该画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中世纪宗教神学对艺术的统治,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是研究当时思想变革的重要史料。(6分) 角度:艺术价值。(2分) 达·芬奇科学观察(如人体解剖、光影原理)与艺术表达结合,既满足了委托者对肖像画的需求,更以蒙娜丽莎含蓄的微笑,诠释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和谐、统一,艺术境界高超,代表了当时写实绘画的最高水平,为后世写实肖像画确立了范式。(6分) 角度:创作背景。(2分) 《蒙娜丽莎》的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社会思潮转型,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人性解放,不再以神为中心,转而关注人的情感与个体价值。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一名富商的妻子。她因丧女不久,脸上充满忧郁神情。达·芬奇应这名富商之邀为其作画,为捕捉其发自内心的微笑,达·芬奇请喜剧演员表演、乐队演奏等,最终将这一微笑定格在画布上,并经过长达四年的反复艺术加工,于1503至1506年完成。(6分) (提示:也可以从画面内容、构图布局等角度进行解读。) 30.(1)条件:地理知识的发展;航海仪器的应用;造船技术的进步。(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2)特点:品种多;范围广;双向交流。(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物种的交流,丰富各地物种的多样性;各州间的商业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世界连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给亚非美地区带来沉重的灾难等。(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31.(1)新发展:国王的权力被削弱;出现了首相,并掌握实权;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和完善;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2)图2:美国中央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三权交织,相互制约。(2分) 图3:美国中央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三权各司其职,达到平衡。(2分) (3)特征: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32.(12分) 分等、分要素评分说明(10分): 等级 分值 等级描述 论述 一等 9-10分 精准运用材料,进行多维辩证分析 能精准抓取材料中的核心信息(如工厂工人数量、时空观念变化、新旧景观对比、两个新阶级),并将其作为核心论据。能在此基础上,自主拓展多个分析维度(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并清晰地阐述这些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证能体现辩证思维,既看到工业化带来的效率提升与社会进步,也洞察其引发的阶级矛盾、环境代价与生活方式的异化。逻辑严密,论述深刻。 二等 6-8分 有效利用材料,进行清晰的描述 能够较好地运用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如工厂成为主要工作场所、两个新阶级的出现、生活节奏加快),并围绕这些点展开清晰的描述。能够区分积极与消极影响,但对材料细节的挖掘(如“时空缩小”的深层意义)可能不够深入。分析维度较为明确,但各维度间的逻辑关联阐述不足,或辩证性思考略显薄弱。 三等 3-5分 转述材料内容,进行基础性归纳 能够转述材料中最为明显的信息点,例如“很多人去工厂工作了”、“出现了新的阶级”、“盖了很多厂房”。回答主要停留在对材料内容的复述和简单归纳上,缺乏有效的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