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8408

【情境课堂】8.2 敬畏生命 课件(共23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77932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情境,课堂,敬畏,生命,课件,23张
    (课件网)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道法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8.2 敬畏生命 目 录 2 3 4 1 6 核心素养目标 新知学习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5 7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随堂练习 新课导入 视频:灾害无情,家国有爱 视频时长:52秒 情境思考: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地震无情,但人间有爱。在这场灾难中,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努力援助灾区人民,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自主学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63-P66,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敬畏生命?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西藏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生命的尊重和救助的内容,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健全人格: 理解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懂得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能够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 责任意识: 培养敬畏生命的意识,树立“生命最宝贵”的观念,认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知学习 西藏调集万余人投入 定日县地震救援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地区发生地震,当日22时许,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向西藏紧急调拨的首批5800余件棉帐篷、棉衣被等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地震灾区。 消防官兵为灾区人民 搭建帐篷 运-20 5小时驰援西藏 救援人员不畏余震, 全力搜救幸存者 一、敬畏生命的原因 1.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2.结合上述素材,说说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悟? 情境思考: 1月13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拉孜县、定结县等多地举行哀悼活动,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职责所在 对他人生命的关爱 ……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敬畏的解释是:“又敬重又畏惧。”这个定义突出了敬畏的两种内涵:敬重和畏惧。敬重是对事物的崇高伟大或神圣性质的认可和尊重,畏惧则是对事物的强大、不可预测或不可控制性质的担忧和不安。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教材P64)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课堂笔记 2025年1月8日7时40分左右,一名婴儿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呱呱坠地。这是定日县6.8级地震后来自震中的第一位新生儿。 地震,虽然天灾无情;新生,见证生命坚强。 地震也阻挡不了新生命的降生! 请你说说地震中新生儿的降生说明了什么?这让你对“敬畏生命”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情境思考: 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二、敬畏生命的做法 除了人类的繁衍,世间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都需要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段文字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不违农时则五谷丰登,保护生态则鱼鳖繁衍,合理采伐则林木茂盛。它启示我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情境思考:郭庆同学的举动对我们 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