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28578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说课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6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
课稿
,
统编
,
高中
,
语文
,
必修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 单元定位与主题: 本课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涵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本课作为一篇新闻评论,是单元内从感性认知(如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到理性思辨的关键一环,承担着提炼“劳动精神”内核、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重要任务。 2. 文本特点与价值: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是一篇极具时代感的新闻评论。它因应国家战略,针对社会现实,深刻阐述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文体上,它论点鲜明,论证严谨,逻辑清晰,语言精当且富有文采,是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特别是学习如何就社会现象展开有力论述的典范文本。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已有基础: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和信息筛选能力,对“工匠精神”这一话题有所耳闻,但认知多停留在表面。 可能存在困难: 1. 文体陌生: 对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规范了解不深。 2. 理解深度不足: 难以系统、深刻地把握“工匠精神”的多重内涵及其逻辑层次。 3. 思辨能力待提升: 将文本观点与现实生活、个人成长相联系,并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有待引导和加强。 因此,教学需在搭建文体知识支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并最终实现知识与价值的迁移内化。 三、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依据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并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与论证方法。 2.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把握核心观点,通过探究活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整散结合、富有气势的语言,品味其说理艺术。 4.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思考其在个人成长、国家发展中的意义,树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思路,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多重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工匠精神”与自身学习、生活及社会发展相联系,实现价值的认同与内化。 五、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以“梳理内涵-探究思路-思辨价值”为核心任务链,贯穿课堂。 点拨引导法: 在学生探究的关键处进行适时、必要的点拨和总结。 群文拓展法: 结合课后补充材料,拓宽视野,深化认识。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再通过小组讨论碰撞思想,深化理解。 读写结合法: 通过填写内涵图、概括思路、撰写微语录等方式,将输入与输出结合,巩固学习成果。 六、 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1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初识“工匠”(约5分钟) 播放2016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闻片段,创设情境。提问学生:“为何在国家层面如此强调‘工匠精神’?”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二)任务驱动,整体感知(约15分钟) 任务一:梳理结构,把握思路。 学生快速阅读,完成两个任务: 1. 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2. 填写“工匠精神”内涵思维导图(如教学设计中的方框图)。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递进式论证结构,并初步提炼核心概念。 任务二:探究论证,赏析语言。 1. 论证方法探究: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道理论据(如引用《说文解字》)和事实论据,分析其作用,体会新闻评论“就事论理”的特点。 2. 语言特色赏析: 聚焦文中的经典排比句(如“倘若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