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8903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学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876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试题,历史,期中,学期,学年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测试 初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试卷试题95分,书写质量3分,卷面安排2分,整个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A.元谋人B.蓝田人C.郧县人D.北京人 2.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火、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3.1930年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批石器、骨器、角器,还出土了一批穿孔的兽牙、海蜡壳和钻孔的石珠和小砾石等装饰品。这表明山顶洞人 A.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B.已经有了爱美的意识 C.手工业制造水平发达 D.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 4.如图中的文物可以直接佐证的是 A.渔猎采集的进步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早期国家的出现 D.贫富差距的扩大 5.据下表推断可知,古代“家”字的出现源于 6.陶寺都城遗址中划分出宏大的贵族墓葬区,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当时 A.出现早期国家B.城市规划合理C.阶级分化明显D.社会分工明确 7.辨析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下面同学对这一研究方法认识正确的是 8.禅让制是 A.传贤B.传亲 C.父死子继D.兄终弟及 9.考古研究表明,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拥有宏伟的水利系统工程,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及天然溢洪道组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总蓄水量相当于3个西湖的水量。这表明,良渚文化时期 A.农业技术获革命性突破 B.早期国家已完全成熟 C.社会动员组织能力较强 D.民众受到残酷的剥削 10.右图所示人物因治水有功而得到民众爱戴,被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他”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 11.有学者认为,中原文化的形成是以华夏部族为主体,融合了东夷、苗蛮部族的文化因素,发展进程中也以汉族文化为主,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甚至外国的文化因素。这主要强调中原文化的 A.延续性 B.包容性 C.辐射性 D.创造性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以下年代尺,完成12、13小题: 12.下列选项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年代尺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A.盘庚迁殷B.国人暴动C.平王东迁D.商鞅变法 1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年代尺②对应朝代的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的确立 C.秦国实行商鞅变法 D.都江堰的修筑 14.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 B.周文王 C.夏桀 D.周武王 15.我国春秋后期开始被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农具D.铁制农具 16.西周时期以王畿一带周王室所用方言为标准音,即“雅言”。及至战国时期,雅言的标准音地位丧失,各诸侯国“言语异声”。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度确立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诸侯势力衰落 D.周王室地位衰微 17.下面是某历史小组进行学习探究时梳理的部分摘要。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A.夏商周的更替 B.战国的社会变革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的建立 18.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河道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民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其评价的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