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新课导入 每天一万步的话,大概是步行7公里。假如有一个人每天步行35公里,他的微信步数会是多少步? 如果,有人能坚持2年每天都走这么多步,你相信吗? 同学们,你关注过自己每天的运动数据了吗? 50000步 有一支军队做到了 中国工农红军 一、战略转移 【活动一】结合课本83页分析材料,概括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 项目 次数 国民党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反围剿结果 胜败原因 第一次 10万 4万 约2.5:1 胜利 第二次 20万 3万 约7:1 胜利 第三次 30万 3万 约10:1 胜利 第四次 30万 7万 约4:1 胜利 第五次 50万 8万 约6:1 失败 ? 毛、周、朱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 1.根据材料一,结合之前所学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发展形势?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 (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威胁到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原因) 影响: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失败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根本原因) 长征不仅是一场保存自身力量的战略转移,更是在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严重下、有着北上抗日救国的高远宏大的战略目标。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减员5万人) 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8万人) 【活动二】:结合地图,阅读课本,找出长征的开始时间,地点,最初的困难? 二、长征的过程 湘西 陈树湘从伤口中掏出肠子扯断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 我们应当去湘西 和红二方面军会合 博古 我已布下重兵等你 我建议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二、长征的过程 【活动三】: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参加遵义会议的参与者,毛主席要求你做好会议记录。现在请同学们撰写《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纪要》(包含:时间,地点,内容)。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纪要》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作为会议记录员,遵义会议后让你的感受发生了变化,来谈一谈 ①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些情况和‘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相对照,全军指战员更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的正确的路线,和高度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艺术,......。”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21年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9年 国民革命失败 反围剿失败 长征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亦步亦趋 独立自主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补充) 一大召开 1924年--1927年 1927年 南昌起义 井冈山道路 1934年 幼年 成熟 完成任务: 1.快速阅读课本85页文字,依次找出⑤— 事件;将事件标注在 84页地图对应位置(圈地点,记事件); 2. 根据地图,同桌相互讲述,选派一名代表展示。 ①1934.10 瑞金出发 ②冲破敌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