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2248

9《复活(节选)》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21070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复活 (节选) 第三单元第9课 列夫·托尔斯泰 从微笑到痛哭: 一场穿越苦难的灵魂邂逅 把握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生理想 01 02 03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都有过犯错后悔的时刻吧?当良知觉醒,内心又会经历怎样的挣扎? 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曾说:“《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背景介绍 1.作家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巨匠”。他出身贵族家庭,一生经历复杂,思想上从早期的贵族立场逐渐转向对底层民众的同情,晚年甚至放弃财产,追求平民化的生活。其作品以宏大的叙事、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著称,不仅是俄国文学的巅峰,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作品简介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1899年完成),讲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与农奴之女玛丝洛娃的故事: 年轻时,聂赫留朵夫诱奸了玛丝洛娃,导致她被驱逐并沦为妓女,后因被诬告杀人入狱。 多年后,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重逢玛丝洛娃,目睹她的悲惨境遇和司法不公,内心深受震撼,开始忏悔并为她奔走伸冤,过程中逐渐放弃贵族特权,实现了灵魂的“复活”。 背景介绍 2.作品简介 玛丝洛娃也在聂赫留朵夫的影响下,从麻木绝望中觉醒,最终选择宽恕与独立,完成了自身的精神救赎。 小说通过两人的“复活”,深刻批判了俄国沙皇时期的司法、宗教、贵族制度,同时探讨了人性救赎、道德责任等永恒主题。 背景介绍 3.文体知识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重要文学流派,其文体知识核心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背景介绍 (1)核心特征 直面现实的批判性:以真实的社会矛盾为创作对象,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如阶级压迫、道德沦丧、制度腐败等),体现对现实的强烈反思。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人物置于具体的社会环境(如特定时代的阶级关系、社会制度)中塑造,人物的性格、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通过个体故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例如《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堕落与救赎,折射出俄国贵族阶层的腐朽与人性觉醒的可能。 真实的细节描写:注重对生活场景、人物言行、社会风貌的写实性刻画,用具体细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让读者感受到“仿佛亲历”的现实质感。 3.文体知识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重要文学流派,其文体知识核心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背景介绍 (2)核心主题 聚焦社会公平、人性尊严、道德困境等现实问题,探讨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 既批判社会的黑暗,也暗含对理想人性、合理社会秩序的向往。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以“真实”为生命,既是时代的镜子,也是推动社会反思的重要力量,代表作除《复活》外,还有《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双城记》等。 1、字词积累 整体感知 (1).明确字音 嫣然(yān)斜睨(nì)啰唆(luō)(suo)鬈发(quán) 擤鼻涕(xǐng)窘态(jiǒng)踱步(duó) (2).解释词语 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形容接连不断。 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含贬义。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水火不容: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后多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不能在一起。 2、内容概览 整体感知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