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第10课 老人与海 致敬孤勇者: 一场与圣地亚哥的灵魂对话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海明威及其作品,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赏析五次击退鲨鱼的场景,体会海明威小说的渲染和克制艺术 了解环境和人物的关系,赏析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深刻了解主旨意蕴 01 02 03 二、教学过程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背景介绍 1.作者知识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背景介绍 1.作者知识 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享年62岁。 《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背景介绍 2.背景知识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这件事。 整体感知 1.小说围绕着“老人与海”,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老人与鲨鱼五次搏斗的故事。 整体感知 2.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灰鲭鲨 加拉若鲨 铲鼻鲨 加拉若鲨 鲨鱼 数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工具 鱼叉 绑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棍子 棍子、舵把 结局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铲鼻鲨,刀子被折断 鲨鱼受重伤,剩下半条鱼 大鱼只剩下残骸 文本解读 1.“‘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请简要赏析。 参考: ①这句话是圣地亚哥的心理描写--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②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作不懈的抗争。 ③即使最终失败,但在与困难搏斗的过程中,只要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就是精神的胜利者。 文本解读 2.内心独白分为无声的心理描写和有声的语言描写两种,试分析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1)“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你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儿。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走起来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