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2891

10.2《滋养心灵》课件(共38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86355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滋养心灵,课件,38张,PPT,内嵌
  • cover
(课件网)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保持身心健康,除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还要滋养我们的心灵。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生理需求,还在于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课堂导入 滋 养 心 灵 10.2 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 目录 CONTENTS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3.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4.如何滋养心灵? 2.心理健康的表现。 生活观察 (1)上述生活方式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2)良好的生命状态仅仅指的是身体健康吗? 有助于我们身体健康 良好的生命状态 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心理 丰富的精神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探究一 为何滋养心灵? 03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P74蓝字 02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01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笔记整理】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父母看到小俊的生命状态很担忧,经常开导他,小俊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他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能帮你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我们促进心理健康。 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 探究二 如何滋养心灵? 7.4% 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4% 13.9% 在我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200万 每年有200万以上18岁以下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辍学 3000万 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的青少年高达3000万 上述数据给我们什么启示? (1)滋养心灵需要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什么? 探究二 如何滋养心灵? 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 1 2 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表现 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笔记整理】2.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异常心理 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异常心理 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 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生命空虚 思考:这些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吗?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探究与分享 ①合理宣泄法。 合理宣泄一般包括倾述、痛哭、写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