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3739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5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65086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导 入 导 入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雨果 琵 琶 诗人遇琵琶女,共叙沦落情 白居易 行 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导 入 创作变化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入仕--贬江州司马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贬江州司马--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导 入 写作背景 《琵琶行》写于元和11年(公元816年),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期的作品。这次打击在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体验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在浔阳江边送客时,遇到从京城流落此处善弹琵琶的倡女。诗人听其感伤身世,也引起自身的贬谪之感。作者与琵琶女虽有官、妓身份的悬别,遭遇却同病相怜。他们都曾在京师,曾有过盛时,又都经历了天涯沦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诗人把她引为同调,写来格外动人。 导 入 自学指导与检测一 1.诵读全文,解决生难字词 2.梳理诗歌内容和行文思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 入 速读文本,注意字音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花(dí) 铮(zhēng) 悯默(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ò) 挑(tiǎo) 西舫(fǎng)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谪居(zhé) 间关(jiàn) 幽咽 (yè) 呕哑(ōu yā) 湓江(pén)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 cháng) 钿头云篦(diàn bì) 水浆迸(bèng) 悄无言(qiǎo) 虾蟆陵 (há má) 再读文本,理清层次 1.诗文按什么顺序写?请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段大意。 2.找出诗歌的主旨句 时间顺序 壹 月夜江头送友人 贰 江上聆听琵琶曲 叁 歌女倾诉身世苦 肆 同病相怜伤迁谪 伍 重闻琵琶青衫湿 邀见歌女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晚年凄凉 悲苦心境 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再读文本,理清层次 琵琶行并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独自弹琵琶 欣赏琵琶 演奏琵琶 感叹世态 自述身世 为君翻作琵琶曲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掩泣 诗人 琵琶女 送客闻琵琶 双线结构 暗线 明线 诗前小序包含了哪些内容?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