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阶段性练习 (完卷时间:60分钟,总分:98分+2分书写)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小明在厨房准备烹饪时,需要将不同物质加入水中溶解。下列厨房里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面粉 B.食用油 C.食盐 D.花椒 2.小科想要观察土壤,他不能找到土壤的地点是( ) A.鱼缸里 B.花圃 C.森林里 D.池塘边 3.把白糖放入水中,搅拌后,比较甜的部分是( )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一样 4.小红测量鱼缸的大小可以用的仪器是( ) A.电子天平 B.量杯 C.烧杯 D.米尺 5.“捏泥人”是一种民间传统手艺。捏泥人用的泥土最好是(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质土 D.沙子 6.砂质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好,但保水性和保肥能力较差,因此适合种植( ) A.喜湿植物,如水稻 B.喜阴植物,如蕨类 C.喜旱植物,如花生 D.喜阳植物,如向日葵 7.以下不属于土壤主要成分的是( ) A.蜗牛、蚂蚁 B.空气 C.水分 D.沙粒、粉粒、黏粒 8. 50毫升的蜂蜜和50毫升的水,比较重的是( ) A.水 B.蜂蜜 C.一样重 D.无法判断 9.在使用水平仪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这时如果气泡在左边,说明物体表面( ) A.左边高 B.右边高 C.水平 D.中间高 10.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我们要保护土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修筑梯田 B.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进行轮作或休耕 D.砍伐森林和开窑烧砖 11.下列物体中,不会在菜园土中出现的是( ) A.枯树枝 B.泥土 C.铁矿石 D.沙子 12.“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最终会变成土壤中的( ) A.砂粒 B.黏粒 C.腐殖质 D.空气 13.被成为“土壤中的天然犁”,对改善土壤的肥力作用较大的是( ) A.蚯蚓 B.蝴蝶 C.蟑螂 D.蜻蜓 小牛发现阳台上的种植土袋子后,便以这袋土壤为材料开展探究活动。请回答第14~16题。 14.小牛发现阳台上的种植土袋子,其中土壤的颜色比菜园里的土壤深得多,这是因为种植土中含有较多的( ) A.腐殖质 B.空气 C.水分 D.色素 15.小牛想知道这些种植土中是否有空气,比较简单的方法是( ) A.用吹风机吹,看能否把土壤吹走 B.用酒精灯加热土壤,看是否冒烟 C.把土壤放入水中,看有没有气泡冒出 D.加水捏一捏,看能否成团 16.小牛发现种植土中大颗粒和小颗粒的含量差不多,据此可知种植土是(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质土 D.黏粒 探探咳嗽,医生给她开了止咳糖浆,每天要喝15毫升。请回答17~18题。 17.下列对止咳糖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流动性 B.有确定的质量 C.有确定的体积 D.有确定的形状 18.探探向小量杯中倒入一些糖浆,如右图, 此时小量杯内糖浆的体积约为( ) A.10毫升 B.17毫升 C.20毫升 D.15毫升 19.当面粉和芝麻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分离开的方法是( ) A.用磁铁吸 B.用水溶解 C.用吹风机吹 D.用筛子筛 20.小雪收拾屋子时发现许多物品,其中不全属于固体的是( ) A.丝巾、洗衣皂 B.面粉、糖 C.碗、洗洁精 D.扫把、灰尘 21.做肥料袋时,放入果皮、菜叶的主要目的是( ) A.给动物提供食物 B.制造氧气 C.增加腐殖质 D.增加色彩 22.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目的是( ) A.人们需要木材 B.人们需要草场 C.吸引游客 D.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 23.妙妙洗碗时发现有一个碗无法直接用自来水清洗干净,这个碗可能用来装( ) A.味精 B.白醋 C.红糖 D.猪油 24.下列固体发生改变后,不再是固体的是( ) A.切碎的香肠 B.摔碎的杯子 C.完全融化的冰块 D.压碎的饼干 25.小牛在加热土壤时,闻到了烧焦羽毛的气味,这说明土壤中有( ) A.水分 B.空气 C.黏粒 D.腐殖质 26.在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中,分成了甲乙两个实验组,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甲、乙土块的大小一样 B.甲、乙托盘的倾斜度相同 C.甲、乙喷壶装的水一样多 D.甲喷壶倒慢一点,乙喷壶倒快一点 2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