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5023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817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大一统,王朝,巩固,学案,答案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班级: 姓名: 一、知识建构(思维导图) 二、考点问答 1、汉初哪两种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其作用是什么? 3、汉武帝时兴修了哪些水利工程?新型的播种工具是什么? 4、汉武帝如何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这些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5、汉初的统治者奉行什么政策? 6、为了稳固统治,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7、谁举办太学?在哪里?教材是什么? 8、尊崇儒学的影响是什么? 9、秦汉之际,谁统一了漠北地区?汉武帝派谁出击匈奴? 10、汉匈之间的决战是哪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11、打败匈奴后,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是哪四郡? 三、知识练习 1.“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政策 C.“推恩令” D.盐铁专卖 2.汉武帝时期,人们常用“勇”“雄”“猛”“安汉”“广武”等字取名,文人、学士也多练习骑射、击剑等。与该风气的出现可能有关的是(  ) A.北击匈奴 B.光武中兴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 3.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实施( ) A.焚书坑儒,尊崇法家 B.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百家争鸣,共同发展 4.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文化备受打击。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大大推动了儒学的发展,虽然两者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不同,但两者本质上都是( ) A.为了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B.为了排斥其他学派思想文化 C.为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D.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 5.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这一举措( ) A.为创立科举奠定基础 B.适应了大一统的发展 C.延续了百家争鸣局面 D.推动了国家经济繁荣 6.西汉前期,富商大贾蓄积财物,冶铸煮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急难,百姓陷于重困之中。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休养生息 B.盐铁专卖 C.平定叛乱 D.合并郡县 7.右图所示是汉代农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据此判断该工具主要是用来(  ) A.插秧 B.播种 C.灌溉 D.收割 8.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9.汉武帝时重开西南夷,新设很多郡县,但仍然保留了当地部族的王、侯等首领。如滇王属地置为益州郡的同时,重新赐给滇王印信,让他继续统治当地。这些措施( ) A.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 B.源于汉朝固有的制度 C.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中外友好交流 10.右侧示意图梳理了汉代史事,其中①处应填写( ) A.汉高祖建立汉朝 B.汉文帝休养生息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汉光武帝实现中兴 11.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上,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反映了( ) A.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 B.法制建设利于文教发展 C.无为而治推动思想统一 D.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 12.归纳学习 13、深入学习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