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他:“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就是李白! 李白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其人及其作品风格;了解古体诗的有关常识。 2.理清梦游线索,鉴赏梦游的意境。 3、领悟诗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4、认识和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谈到李白,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便是———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汨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转必绝伦。 …………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唐·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 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杰出大诗人,人称“诗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离川,在各地漫游。 坐李璘罪 流放夜郎 (757)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放还 (744) 溘然长逝(762)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720)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73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74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743) 人生经历 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狱中上崔相涣》(757)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路歌》(762) 李白生平及经历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一方面接受儒学“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尤其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万物;他还接受游侠思想影响,所以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 但在黑暗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在追求。矛盾、冲突及遭打击后的愤懑、狂放就产生了。 李白的一生基本与盛唐时代相始终,盛唐那种繁华、大气、兼容并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风气,对李白的思想、气质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然也直接影响了李白的创作。以致后人评李白有“盛唐之象”。 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李白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0多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唐玄宗仅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诗人。 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唐玄宗也开始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