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9925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了解逻辑概念和判断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3133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人文主题:逻辑的力量 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和探究 人文内涵:逻辑的力量 逻辑是正确思考和推理的规则与方法。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它像思想的交通规则,指引我们如何从已知信息(前提)得出可靠的结论,避免思维混乱、自相矛盾等错误。 逻辑力量首先在于“祛魅”,就是以锋利的理性,刺穿蒙昧与谎言的迷雾。当屈原面对楚地巫风与政治诡辩,他那震撼时空的《天问》,一百七十多问如一连串的闪电,实则是以朴素逻辑对混乱世界发起的总攻。比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追问的是起源,挑战的却是“不言自明”的权威。逻辑,在此成为个体精神挣脱集体无意识的支点。与之辉映,雅典街头的苏格拉底,以“精神助产术”诘问一切看似坚实的概念。他迫使同胞审视“何为正义”“何为美德”的逻辑内核,即便饮鸩身亡,亦以生命证明:未经逻辑拷问的信念,不过是沙上之塔。∴逻辑,是灵魂的自我清洁,是思想独立的庄严宣言。 逻辑更深层的力量,在于“建构”。就是编织秩序之网,让理性精神得以栖身,让文明大厦拔地而起。欧几里得从五条公理推演出恢弘的几何殿堂,不仅奠定数学根基,更塑造了西方追求体系与确定性的认知范式。秦以法家逻辑“范天下之不归于一者”(用法度、规范去整合天下尚未统一的事物。),书同文,车同轨,虽严苛却首次从制度逻辑上铸就“中国”之形。逻辑,是理念的混凝土,将飘散的思想凝成可传承的文明基业。 今时今日,信息洪流裹挟着情绪与偏见汹涌而至,逻辑之于青年,无异于暗夜行船的灯塔。它教我们辨析话语中的陷阱,抵抗煽情的蛊惑,在众声喧哗中守护内心的判断力。拥有逻辑,便拥有了精神的脊梁,得以在价值浮动的世界里,确证自我思考的独立存在。逻辑的力量可以指引当代青年,在无尽的喧嚣中,为自己寻觅一条澄明之路,一条通往理性、独立与坚韧的成人之路。 活动 明确判断(命题)的种类 (一)命题定义 判断(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但要注意》潜台词。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不便明说的想法,或表达讽刺意味,或表达一种幽默而又富含机智的哲思。如:“你真行啊!”在不同的语境中,可夸奖,亦可责备。 潜台词:指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这种含意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语言间接、含蓄地表达出来。就是所谓的“言外之意”,俗话说的“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即话中有话,言外有意。 1.按判断的性质 (1)肯定判断: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否定判断:她不是作家。 命题的分类 2.按肯定对象和它的属性程度: (1)实然判断(表确定无疑):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 (2)或然判断(盖然判断、表可能):他大概是书记。 (3)必然判断(表必然性):违背规律必然失败。 (4)已然判断(表已经实现):在全国影响很大。 (5)未然判断(表将来、尚未实现):将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3.按对象和属性间的关系 (1)假言判断(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例如:①如果你骄傲自满,那么你就要落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②只有认识到落后,才能改变落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没有认识到落后,就不可能改变落后。 ③只要,而且只有当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才会出现。(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2)选言判断(选择复句) 例如:①或者你去,或者他去(或此或彼,前后相容)———相容的选言判断 ②要么提前,要么推迟(非此即彼,前后不容)———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3)定言判断(直言判断,表无条件存在或不存在) 例如:①人民不怕困难。②谁都怕狠。 (4)联言判断(主要是并列成分与并列复句。) ①复合主项的联言判断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主项和一个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