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0029

第四单元《明确逻辑中的概念和关系》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848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人文主题:逻辑的力量 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和探究 人文内涵:逻辑的力量 逻辑是正确思考和推理的规则与方法。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它像思想的交通规则,指引我们如何从已知信息(前提)得出可靠的结论,避免思维混乱、自相矛盾等错误。 逻辑力量首先在于“祛魅”,就是以锋利的理性,刺穿蒙昧与谎言的迷雾。当屈原面对楚地巫风与政治诡辩,他那震撼时空的《天问》,一百七十多问如一连串的闪电,实则是以朴素逻辑对混乱世界发起的总攻。比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追问的是起源,挑战的却是“不言自明”的权威。逻辑,在此成为个体精神挣脱集体无意识的支点。与之辉映,雅典街头的苏格拉底,以“精神助产术”诘问一切看似坚实的概念。他迫使同胞审视“何为正义”“何为美德”的逻辑内核,即便饮鸩身亡,亦以生命证明:未经逻辑拷问的信念,不过是沙上之塔。∴逻辑,是灵魂的自我清洁,是思想独立的庄严宣言。 逻辑更深层的力量,在于“建构”。就是编织秩序之网,让理性精神得以栖身,让文明大厦拔地而起。欧几里得从五条公理推演出恢弘的几何殿堂,不仅奠定数学根基,更塑造了西方追求体系与确定性的认知范式。秦以法家逻辑“范天下之不归于一者”(用法度、规范去整合天下尚未统一的事物。),书同文,车同轨,虽严苛却首次从制度逻辑上铸就“中国”之形。逻辑,是理念的混凝土,将飘散的思想凝成可传承的文明基业。 今时今日,信息洪流裹挟着情绪与偏见汹涌而至,逻辑之于青年,无异于暗夜行船的灯塔。它教我们辨析话语中的陷阱,抵抗煽情的蛊惑,在众声喧哗中守护内心的判断力。拥有逻辑,便拥有了精神的脊梁,得以在价值浮动的世界里,确证自我思考的独立存在。逻辑的力量可以指引当代青年,在无尽的喧嚣中,为自己寻觅一条澄明之路,一条通往理性、独立与坚韧的成人之路。 活动 明确逻辑中的概念和关系 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在认知过程中,从众多事物或经验里抽象出共同本质特征并形成的思维单元。它是思想的“标签”或“模板”,它让我们能够高效地理解和指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1)抽象性:概念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从具体实例中“抽”出来的共同特征。例如,“猫”这个概念,是从所有具体的猫(黑猫、白猫、大猫、小猫)中抽象出“会喵喵叫、有胡须、是食肉动物”等共同特征而形成的。 (2)本质特征:它概括的是最核心、最能定义该类事物的属性,而忽略了个体间的次要差异(如颜色、大小)。 (3)思维单元: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建筑材料。我们依靠概念来进行思考、分类、判断和交流。没有“桌子”这个概念,每次我们提到桌子时都需要重新描述一遍它的样子和功能。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 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内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粉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用白垩、熟石膏粉加水搅拌制成的,在黑板上写字用的条状物”。 2.外延: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适用的范围。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涉及古今中外的一切人的范围,中国人、外国人、欧洲人、非洲人、现代人、古代人、大人……但不适用于猩猩、猴、猿人、类人猿等。再比如“粉笔”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