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0232

安徽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40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学期
  • cover
安徽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 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19分。 材料一: 伴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游戏中的一段融合三弦弹奏与陕北说书的音乐亦广受好评。作为一项逐渐式微的传统地方艺术,陕北说书通过与《黑神话:悟空》的合作重新焕发光彩,其激昂粗犷、富于变化的风格被更多人所认识和喜爱,甚至赢得了不谙中文的外国玩家的青睐。 《黑神话:悟空》成功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开辟了“文化出海”的新路径。游戏中的东方美学和丰富的中国神话故事,不仅满足了国内玩家的文化情怀,也激发了全球玩家对中国文化的自发探索与了解,提供了与传统欧美和日本游戏风格截然不同的“中国风”体验。《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与其深厚且独特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黑神话:悟空》之所以大获成功,在于它呈现的现代潮流元素源自中国经典文化。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荡的气。从“ 86版”电视剧《西游记》开始,关于西游题材的文化创作在各个领域均取得辉煌成就,甚至成为引领行业的标杆。在中华文化宝库中,此类资源丰富无比,亟待有心人去发掘。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应从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中寻找创作灵感,让中国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当然,《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取材于《西游记》的故事蓝本,还要归功于它相比以往游戏作品所达到的更高质量。内容粗糙、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注定无法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必将迅速在大众消费市场中被淘汰。 (节选自张牧仁《<黑神话:悟空>为何风靡全球?》) 材料二: 2020年,国内部分省级博物馆试点推出了AR导览设备的租借服务。博物馆导览设备是数字技术与文化结合的产物,类似的成果在各类文化展示场合中频频出现。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进入“后”时代。 所谓“后”,乃是旧的东西正在消解,新的东西又尚未完全成型的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个数字化、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旧形式很难穿过各种娱乐产品的层层阻碍进入大众视野,于是,现代技术在致力于文物保护的同时也尝试搭建起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数字奇观,这些奇观虽然吸引了大量关注,却未能成为文艺生产和消费的主流。当我们进入数字敦煌的藏经洞,尽管精美的壁画还原和模拟现实的游览模式令人叹为观止,但它仍只是线下旅游的“平替”,屏幕上的异彩纷呈远不及亲临现场的震撼。 归根结底,“后传统”是传统文化与技术的静态拼贴,从前,人们通过书籍、影视或亲身体验去“观看”文化,“观照逻辑”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门槛。而如今,无论是在电脑、手机还是虚拟设备上,我们依然是在“观看”文化,技术并未改变这一观照逻辑,也没能赋予文化新的现代性魅力。数字技术是否有可能带来一种超越观照逻辑的全新文化体验? 在虚实交错的视听景观中,《黑神话:悟空》通过幻想为现实赋予了新的意义,创造出新的文化记忆。当玩家再次听到陕北说书时,不仅会欣赏唱腔和方言演绎,更会怀念黄风岭的苍凉景象与流沙国的悲怆命运;当玩家踏足现实中的小西天,不仅会关注精妙的彩塑艺术和传承千年的佛教文化,更会想起游戏里黄眉大王曾经立于千佛之中质问自己的那一幕:“既见未来,为何不拜”。 以《黑神话:悟空》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从“后传统”迈向“新古典”。新古典以“参与逻辑”为核心,将受众从单纯的观看者变成亲历者,创生出一种“游戏态”的新型传统文化:美轮美奂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