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52年的雷雨夜,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风筝在狂风中摇曳,金属线末端的火花,带来了人类对“电”的初步认知,更提供了人类通往全新时代的钥匙。 当火花散去,历经百年沉淀后,却突然在19世纪中期迸发出改写世界的力量,一场以“电”为核心的变革,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新课导入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代表性成果。理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识图和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概况;(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史料 和教材,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以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掌握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史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进步;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树立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的时间 具体表现 作用/影响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概念解析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 美国内战,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法国大革命后确立共和制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Text Text Text Text 物理学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学 化学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科学技术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 ②交通工具(内燃机) ③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读图,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哪些国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发现和应用 a.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电动机和发电机。 1870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电力的理论基础 将动能转换为电能 变压器,用于电能转换的电器设备,可调节电压,将电压升高,或者将电压变低。它的发明使电力应用于工业生产成为现实。 1.白炽灯泡 2.碱性蓄电池 3.电影摄影机 4.放映机 5.火力发电站 b.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白炽灯泡等一系列的电力产品。 爱迪生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一生取得了1000多项的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特别在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