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八年级 上 8.2 守护正义 维护公平正义 第8课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新课导入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公正即公平正义。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正义是勇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那么,什么是正义?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我们如何守护正义?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正义理念及司法公正的价值,理解国际正义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 明辨是非善恶,心怀正义,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法治观念: 理解公正司法对社会正义的意义,树立维护正义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培养见义勇为的勇气与智慧,形成正直、理性的品格。 责任意识: 主动守护正义,在面对非正义时敢于斗争、善于作为。 教学重点:理解正义的重要价值及其守护正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守护正义的方法。 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70-74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正义的含义和内涵? 2、正义如何保障人们生活 3、正义对社会风尚有何作用 4、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重要性 5、为什么要追求正义? 6、个人守护正义需具备哪些品质 7、为何要维护司法公正 8、我国司法机关如何实现公正司法 9、如何维护国际正义 10、我们应如何守护正义? 课堂探究 01 生活观察 公正廉明 欺行霸市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②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泾渭分明,我们要明辨是非、心怀正义,勇敢地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团结友爱 扶贫助困 扫黑除恶 敲诈勒索 贪污受贿 制假售假 视频探究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视频探究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 ②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③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2006年12月4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曾某某、吕某某、王某某携带断线钳、撬棍、手电筒等工具来到姜家,三人采用翻墙入院破锁的方式进入姜家中,被告人曾某某、王某某使用暴力、威胁手段控制住姜家夫妇,被告人吕某某进入堂屋西卧室将8个月大的被害人姜甲儒从床上抱走,随后三人离开。次日,被告人曾某某、吕某某以28600元的价格将被害人姜甲儒卖给他人,所得赃款被曾某某、吕某某、王某某三人瓜分。2024年1月,被告人分别被抓获归案。 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绑架儿童,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追究刑事责任。 2025年9月19日,山东省泰安中级人民法院将对姜甲儒被拐卖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曾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吕某和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材料探究 ①被拐儿童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②拐卖儿童的恶行损害社会风气,影响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和谐稳定 。 曾某四人入室抢婴行为的危害? 法律最终严惩他们又有什么意义? ①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给受害者及其家人“公道”,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②严惩拐卖恶行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弘扬了真善美,符合人类良知的价值导向。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进步。传递“违法必受惩”的信号,营造了“反对拐卖、维护正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