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1064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0384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的故国之月 李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的故乡之月 杜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哲思之月 苏轼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寂寞之月 柳永 1 诵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空灵澄澈的意境,体会“独绝”之美。 学习目标 2 3 抓住主要意象“月”,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品味诗歌景、情、理的完美融合,感悟人生哲理,品味诗中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人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读准字音 皆似霰 xiàn 扁舟 piān 汀上白沙 tīng 捣衣砧 dǎo zhēn 滟滟 yàn 纤尘 xiān 西斜 xié 芳甸 diàn 青枫浦 pǔ 碣石 jié 读准字音 七言古体,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音调变化丰富自由,受格律限制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解题———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五个名词,五个意象,五幅画面, 交错出现,仿佛一首交响诗。 春: 全诗的总背景、大的时间范畴 夜: 具体背景 题中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月 月的变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悬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落 月是诗之魂 思考1:全诗以什么为线索? 思考2:全诗写了月的哪几种形态? 整体感知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思想变化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全诗从月升写起到月落结束,可分为三大层次。 景物美 哲理美 情感美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1———8句) (9———16) (17———36) 关于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景物美: 赏月下之景 译 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①。滟滟随波千万里②,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③,月照花林皆似霰④。空里流霜不觉飞⑤,汀上白沙看不见⑥。 ①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从地平线升起,在水边望去,就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 ②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③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 ④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⑤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此处形容月光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