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1397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2528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市,试题,答案,图片,历史,广渠门
  • cover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初一年级历史学科 时间:60分钟 2025.11 本试卷共页,分。考试时长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列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图片中的内容是依据北京人遗址中的化石、遗存进行创作的。它们有助于我们知道 北京人复原头像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①北京人的外貌特征 ②北京人的群体生活和用火情况 ③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④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北京人活动的重要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榫卯结构是中国木质古建筑常用的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榫卯而不是钉子来加固物件。河姆渡遗 址就发现了成排榫卯相连的木桩、大量的木板和很多带榫卯结构的构件。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河 姆渡人的 A.半地穴式房屋 B.干栏式建筑 C.猪纹黑陶钵 D.人面鱼纹彩陶盆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4.有学者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谈到,在陶寺遗址可以看到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晚期特点的陶制酒器, 最早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与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双翼形玉饰等。 以上信息表明 A.我国只有在陶寺遗址才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B.当时只有黄河流域发展出史前文明 C.各地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 D.各地区史前文明没有任何交流融合 5.右图所示遂公盨(xǔ,用以盛放黍、稷的容器)为西周中期器物,内有铭文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与《诗经》中“洪水茫茫,禹敷 下土方” 《尚书》中“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的记载一致,遂公盨成为研 究大禹治水的重要例证。这表明 A.只有实物史料能反映历史全貌 B.口传史料能证历史真实 C.文献史料比实物史料的可信度更高D.史学研究应有多重史料的相互印证 6.青铜器在周代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礼器。周王朝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严格规定鼎 和簋的使用规格(如下图所示)。与这一做法紧密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周天子 九鼎八簋 诸侯 七鼎六簋 卿大夫 五鼎四簋 高级的士 三鼎二簋 低级的士一鼎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原因是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百家争鸣出现 C.各国变法改革 D.大规模民族交融 8.“春秋时期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 为各族的交往、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春秋时期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 B.诸侯争霸具有双重影响 C争霸战争反映了国家统治权力转移 D.诸侯争霸不利于社会发展 9.《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指一方诸侯之长)”,这种现象造成 ①诸侯各自为政 ②诸侯相互攻伐 ③国家分裂割据 ④周王反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① 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 谓之‘天府’也”。①处应为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阿房宫 11.春秋后期,某一学派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还注重 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2.下列史料能印证先秦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日食的商朝牛骨 ②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 ③何尊及铭文拓片 ④《楚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考古学家在商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