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1672

广东省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510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历史,答案,图片,试卷,期中
  • cover
七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 古人类头盖骨化石:1965年5月,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掘出远古人 类的两颗门齿化石,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化石。由此可见() A.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 B.、传说和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是真实的 C.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D.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1975年,贵州省博物馆人员在位于兴义市附近的顶效镇猫猫山东侧进行发掘, 获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发现用火遗址。中国科学-出卷网- 出版的《中国古人类画集》,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为“兴义人”。与“兴义人” 同一时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国境内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3.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的考古遗存来看,101号个体附近有较多的装饰品: 102号和103号位于同一探坑和同一水平层,这说明当时己经存在合葬现象。材料 反映出山顶洞人() A.掌握磨制技术,群居在一起 B.有审美意识,会埋葬死者 C.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敬畏生死 D.能制作骨器,会缝制衣服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下出土文物、遗址可以共同印证 这一时期我国原始居民() 炭化稻粒 干栏式建筑遗址 猪纹陶体 A.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B.己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C.能够制作简单的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初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 5.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势力最为强大的一种文化,距今约7000一5000年,以河 南、陕西、晋南为中心,出土的文物有大量陶钵、陶盆、陶碗、陶罐等日用器皿, 器表大部分施有彩绘的图案。据此可知,黄河流域() A.农业技术发达 B.处于氏族社会兴盛时期 C.制陶技术较为成熟 D.原始聚落间的交流频繁 6.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的墓葬群中随葬品数量各不相同,其中21座墓有 猪头1个、10座墓有猪头2个、6座幕有猪头3个、2座墓有猪头4个、3座墓有 猪头5个、1座墓有猪头14个。据此可以推断,大汶口文化() A.畜牧业发达 B.早期国家形成C.过定居生活 D.出现贫富分化 7.考古学者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出距今约9000-7500年的骨笛,其能吹奏出 七声音阶,被誉为“中华第一笛”。该发现直接证明了这一时期() A.中原地区已有较高的音乐水平 B.农业生产技术已十分发达 C.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早于北方 D.早期国家形态已初步形成 8.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被纳入了“中华文明探 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 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 D.部落联盟的兴起 9.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灌遗址) A.中原地区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较高 D.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 10.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 发现相吻合,西周遂公盟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 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A,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唯一途径 B.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初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