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归园田居(其一)》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体裁与创作背景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属于七言律诗,创作于陶渊明仕途得意之时 B.是五言古诗,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代表作 C.属于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疾苦 D.是山水小令,体现了盛唐山水诗的审美风格 2.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中“心”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性”,是对自然的本真热爱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悔”,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是对自由生活的珍视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闲”,是对平庸生活的麻木 3.下列对“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一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宅院的阔大奢华 B.以质朴语言勾勒居所,暗含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C.描写居住环境的简陋,表达对生活的不满 D.通过数量词堆砌,体现诗歌语言的雕琢之风 4.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艺术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形象展现其束缚性 B.运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田园生活的日常场景 C.全诗以“归”为线索,情感从悔恨到喜悦层层递进 D.语言华丽深奥,多用典故,体现文人诗的晦涩特点 5.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情感基调的理解,合理的一项是() A.悲愤激昂,抒发对社会黑暗的强烈批判 B.恬淡闲适,传递出回归自然的安然与惬意 C.焦虑不安,表达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担忧 D.孤寂悲凉,体现归隐生活的冷清与落寞 6.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批判封建官场的腐败,揭露社会不公 B.赞美田园风光的秀丽,表达归隐之志 C.抒发回归自然的喜悦,彰显本真人格 D.感叹人生的坎坷失意,劝诫人们淡泊名利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②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③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④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①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气质。韵,气质、情致。②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③羁鸟:被束缚的鸟。④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远处村庄的轮廓。 7.下列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羁鸟、池鱼比喻自然万物,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B.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官场生活与田园生活的差异 C.以鸟、鱼自比,形象抒发对自由田园的渴望 D.描写鸟、鱼的习性,体现诗歌的科普价值 8.下列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绘乡村远景,营造宁静祥和的田园意境 B.以“烟”为意象,增添田园生活的朦胧美 C.仅为景物描写,与诗人的情感表达无关 D.衬托诗人回归田园后的闲适心境 9.下列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喻指田园,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厌倦 B.直抒胸臆,点明回归自然的喜悦与释然 C.“返自然”仅指回到乡村,与精神自由无关 D.运用夸张手法,夸大官场生活的痛苦 10.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以动衬静”手法在诗中的具体体现及其作用。 11.诗歌以“归园田居”为题,“归”字统领全诗,请简要分析“归”的三层含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中国文学史上“归隐诗”的里程碑。不同于后世部分诗人“假隐”的矫揉造作,陶渊明的归隐是“性本爱丘山”的必然选择,是对本真人格的坚守,这种真诚让诗歌具有了跨越千年的感染力。 诗歌以“归”为核心脉络,清晰展现了“为何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