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521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456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课前读:成语积累———运用大量成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造诣高深:运用学问艺术等达到很高的水平。 雕虫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能。 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臻于至善:不断探索,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的,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技进乎道:某项技艺达到顶峰便接近了道(天地规律)。 导入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只有打造更多的精品、优质产品,塑造更多的“中国品牌”,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进入质量效益时代,中国制造业才能在做大做强中跻身世界前列。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这些问题关乎如何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深思。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人民日报》李斌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了解新闻评论特点,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感悟赏析文中的重要语句。 2、深入品读,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3、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表现的时代美,以及发挥的作用,自觉传承工匠精神。 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的特点。 (2)有限的篇幅中,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了解时代背景,感知新闻特点 2016年的年度热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 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 新闻评论。 整体感知 请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概括内容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整体感知 请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概括内容 第1段 开篇先总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 ,接着用企业家的话引出本文 工匠精神这个话题。 第2段 第二段先点出“匠”的含义,然后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角度指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和意义。 第3段 指出工匠精神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对中国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第4段 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回答了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 第5段 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并号召人人践行工匠精神。 提出问题(引论) 引出话题: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分析问题(本论) 指出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内涵 解决问题(结论) 倡导工匠精神以推动时代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