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591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0793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一代才女的愁林绝唱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崔颢《登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课前导入 古代描写愁情的诗句? 壹 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人情感。 贰 叁 培养直面忧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 品读诗歌意象,分析意象内涵,感受诗歌意境。 课前回顾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 ,号 ,山东济南人,宋代 词派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有“ ”之称。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时期。 漱玉 易安居士 婉约派 千古第一才女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guǐ cáng收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 主旨句 自学指导一:朗诵诗歌,感知“愁”情 用的什么手法抒情? 抒情 手法 即事抒怀 借古抒情 用典抒情 3.借事抒情 2.借物抒情 1.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融情于景、触景生情、 以景结情、乐景哀情 间接抒情 咏史怀古诗 咏物诗 写景诗 知识链接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 伤今、借古抒怀 自学指导二:李清照如何写愁?找出对应内容。 直接写愁(直抒胸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威。 正伤心。 憔悴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写愁(借景抒情) 意象 合作探究一:品味“愁”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感觉 心情 内心空虚、六神无主的恍惚 离群索居,无可寄托的寂寞 无限凄苦,更增悲伤愁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的结果 由此引发 直接写愁 奠定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叠词: 这十四个字运用了叠词的手法,请分析有何作用? ①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②增强感情,连用七组叠词,情感层层递进,而且句句含愁,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合作探究二:品味“愁”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作用 愁 淡酒 急风 过雁 细雨 黄花 梧桐 合作探究三:意象分析 间接写愁,哪些是与愁相关的意象? 拓展延伸: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的特定内涵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梧桐:凄凉悲伤,惹恨牵愁。 细雨:愁思绵绵,无止无休。 合作探究三:意象分析 1、为何说是淡酒? 2、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3、黄花憔悴有什么含意? 4、梧桐和细雨的作用是什么? 5、为什么说风是急的? 1、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为什么作者看到“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