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863

8.2《登高》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1684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唯有工部称全美, 当日诗人无拟论。 登 高 杜甫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目录 一、作者介绍 二、课文导读 三、诗词鉴赏 四、拓展训练 一、作者介绍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西泰山 夔州 长安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二、课文导读 登高 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天 急,猿猴的啼叫声凄切悲凉; 清澈的江渚边, 沙裸露, 低空盘旋。 穷 尽的树叶在秋 中萧萧飘落, 江 滚滚奔腾,永不停歇。 对这悲秋之景,我感叹 漂泊万 、客居他乡; 如今已 暮年, 多病缠身,只能独 登上 台。 深恨 的鬓发早已如霜般斑 , 困顿潦倒之际,停了杯中的浊酒,连借酒消愁都做不到。 译文: 天 急,猿猴的啼叫声凄切悲凉; 清澈的江渚边, 沙裸露, 低空盘旋。 穷 尽的树叶在秋 中萧萧飘落, 江 滚滚奔腾,永不停歇。 对这悲秋之景,我感叹 漂泊万 、客居他乡; 如今已 暮年, 多病缠身,只能独 登上 台。 深恨 的鬓发早已如霜般斑 , 困顿潦倒之际,停了杯中的浊酒,连借酒消愁都做不到。 三、诗词鉴赏 悲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 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写“悲”情的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思考 悲 秋 时令之秋 人生之秋 国运之秋 诗眼解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鸟儿 鉴赏首联 时令之秋 体会作者心情 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 耳听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 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伤、悲哀、绝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状悲之广广(范围上) “不尽长江滚滚来”言悲之多多(数量上)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 空间在横向纵向无限扩大,不仅使世人联想到无边落木之声, 不尽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气势磅礴,沉郁悲凉。 鉴赏颔联 时令之秋 鉴赏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人生之秋 八可悲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万里,漂泊路途之远; 秋,时节之凄惨; 作客,羁旅(客居他乡)之愁; 常作客,长期漂泊之苦; 台,登高之孤寂; 独登台,无亲朋陪伴。 百年,已至暮年; 多病,衰疾(体弱多病); 这短短 四字,是杜 甫 颠沛流离的缩影, 横 纵间,把感时伤事、羁旅漂泊的主旨说得淋漓尽致。 鉴赏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