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3188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6053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满纸血泪 一声恸歌 ———走进李煜《虞美人》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国作家 缪塞尔(1810-1857)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 2、反复吟咏,品味李煜词中丰富的“愁”情,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难点) 3、学习词中描写“愁”的艺术手法。(重点) 什么是词 1. 形式特点 2. 按字数分类 3. 词的知识 词牌由来 四面楚歌时,虞姬在垓下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一、识作者,明背景 知人论世 词中帝  薄命君 “做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知人论世 李煜相关档案 姓名: 字: 生辰: 祭日: 身份: 评价: 李煜(937年-978年) 李煜 重光 937年七月初七 978年七月初七 南唐后主(国君) 词人 做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做君王。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多描写宫廷享乐及男女情爱,词风绮丽。 作品风格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哀婉凄楚,沉郁苍凉。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 历史背景 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今开封),封违命侯,实际成为“阶下之囚”,在宋过了两年多囚犯生活。 978年李煜41岁生日时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触怒了宋太宗,而被宋太宗赐酒毒死。 绝笔之作! 二、读词句,品词韵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liǎo),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朗读诵情 诵读点拨: 1.注意感情基调:凄凉悲伤 2.把握节奏:舒缓。根据感情需要控制节奏。 3.注意重音:如“何时、多少、不堪、应、只是、几多”等集中表现词人的情感字词,要重读。 4.注意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仄韵转平韵) 该词的情感基调?词眼? 无限悲哀伤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愁之多、愁之绵长 赏析 整体感知 三、赏词句,悟愁情 作者在间接写愁时用到了哪些事物?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故国 往事 作者在间接写愁时用到了哪些事物? 雕栏玉砌 朱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本是美景,为何要追问“何时了”? 2.“又”字好在哪里? 3.本句哪个字最好?结合全诗分析。 品读 合作探究 ———愁”的原因 1.“春花秋月”本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们“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让他厌烦。 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合作探究 ———愁”的原因 表达了他内心的绝望,和对往事的悲痛与悔恨。 2.“又”字好在哪里?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 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 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又字”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合作探究 ———愁”的原因 3.“雕栏玉砌应犹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