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_____ ) 高沟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月考试卷 六年级科学 满分:50 分 考试时间:40 分钟 考察范围:第一至三单元 亲爱的同学,科学探索的旅程中藏着无数奥秘,这份试卷是检验你收获的契机,相信你一定能展现最棒的自己! 一、选择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16 分)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关键在于其镜片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 A. 透明且中间较薄 B. 不透明且中间凸起 C. 透明且中间凸起 D. 不透明且边缘较厚 2.米饭在口腔中咀嚼后会变甜,这种变化属于( ) A. 物理变化,因为物质形状改变 B. 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布满环形山,目前公认的环形山形成原因是( ) A. 火山喷发 B. 陨石撞击 C. 板块运动 D. 流水侵蚀 4.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B. 只有植物细胞才有细胞壁 C.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 细胞学说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 6.日食现象的形成,需要哪些天体处于特定位置( ) A. 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月球在中间 B. 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地球在中间 C. 太阳、火星、地球在同一直线,火星在中间 D. 太阳、金星、月球在同一直线,金星在中间 7.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进入微观世界,世界上最早制成可放大近 300 倍显微镜的科学家是( ) A. 罗伯特 胡克 B. 列文虎克 C. 牛顿 D. 伽利略 8.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每题 1 分,共 8 分)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有一定规律。( ) 微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为它们用肉眼看不见。(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会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 ) 1969 年 7 月,美国的阿波罗 11 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 ) 晶体是指内部微粒按一定空间次序排列、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 )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有效方法。( ) 三、分析现象与原理(每题 4 分,共 12 分) 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翅膀,能看到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而用肉眼却看不清,这一现象说明什么?放大镜的这一功能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妈妈做饭时,将白糖放入锅中加热,白糖先融化成液体,继续加热后变成黑色炭状物质。请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依据是什么? 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圆圆的满月;而农历每月初一,却几乎看不到月亮(新月)。请解释这两种月相形成的原因。 四、实验与探究(共 14 分) 1.小明用淀粉溶液、碘酒、滴管等材料做实验,发现淀粉溶液遇到碘酒后会变成蓝紫色。请回答:(6 分) (1)这个实验能帮助我们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哪种物质? 如果要检验一块面包是否含有这种物质,该如何操作? 2.科学小组用大小不同的纸片模拟日食形成实验,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8 分) (1)实验中,三种纸片需要摆放在什么位置才能模拟日食现象?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哪一天?为什么这个时间容易出现日食? 除了月球,太阳系中的哪两颗行星也可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凌日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正确答案 1.C 2. B 3. B 4. C 5. C 6. A 7. B 8. A 二、判断对错 1.× 2. √ 3. √ 4. × 5. ×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