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本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右图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A.沉重地打击了走私鸦片的俄国奸商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C.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D.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2.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依据是() A.俄国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俄国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 C.俄国获得了巨额赔款 D.俄国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李秀成曾率领太平军三次攻打上海,期间遭到英法军队的阻击,黄浦江上的英法军舰也对太平军进行炮击。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是() A.地主阶级的残酷镇压 B.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C.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 D.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4.李鸿章曾上书给皇帝说:“我朝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下列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湖北织布局 D.开平煤矿 5.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3艘轮船,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进程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引进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和科技人才 6.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要推行变法,要学习西方() A.先进技术 B.军事武器 C.思想文化 D.政治制度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7.《中华文明史》一书中曾经写道:“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改变了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B.打击了外来侵略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推翻了清朝统治 8.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B.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C.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0.张教授用“三民主义”的内容给自己三个儿子当笔名,他三个儿子的笔名应是()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主、民权、民生 C.民主、民族、民权 D.民主、民族、民生 11.下表中的历史现象出现在1914———1919年间,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八国联军侵华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民革命军北伐 12.某校学生为探究中国近代史的某个专题,查阅了有关《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专题是()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