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44701
6.1《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8252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了解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单元导读 本单元所选的作品,有的寄托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有的展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中国革命的意义;有的描绘革命斗争的场景,反映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 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单元导读 前置预习 前置性作业 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请自主查阅资料,简要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 2.了解鲁迅写作此文时的心情与处境。 初读文本:感知内容 1.通读全文,用笔勾画出描写刘和珍君形象和事迹的语句。 2.梳理文章写了关于刘和珍君的哪几件事?尝试为她撰写一份简短的人物小传。 思考困惑:记录初感 1.文中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或感到费解?请摘录下来。 2.初读后,你认为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课前导入 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一个普通的姓名,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符号。 “刘和珍”———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鲁迅先生用他的笔,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她“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校长。 她“欣然请愿”而被杀害,年仅22岁。 一个温和的学生,一位勇敢的斗士,一个陨落的生命。 这些看似矛盾的印象,如何统一于一人之身? 当鲁迅先生写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他纪念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刘和珍?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从文本的字里行间,重新认识她,读懂鲁迅笔下的哀痛与愤怒。 6.1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文中含义深刻、情感浓烈的语句,理解其表达效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与逻辑层次,探究作者对“真的猛士”、庸人、当局者等的复杂态度,发展逻辑思辨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根据人物外貌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刘和珍的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文中“猛士”精神的内涵,探究鲁迅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的创作意图。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 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 《彷徨》(《祝福》)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巴金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