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4971

第1课 鸦片战争拓展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086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鸦片战争,拓展训练,答案
    第1课 鸦片战争(史料拓展练) 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记载:“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马克思记载的上述事件( ) A.使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B.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意志 【史料解读】这段史料浓缩了1837-1839年中国禁毒运动的激进化历程———从地方性整顿(1837)到中央决策转向(1838),最终以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作为制度性反击的最高点。其本质是农耕文明对殖民贸易体系的自卫,但因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知滞后与军事力量悬殊,最终成为工业资本以武力征服旧帝国的导火索。林则徐的“非常措施”,既是封建王朝自救的悲壮尝试,也是全球化冲突下的必然碰撞,标志中国被强制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的转折点。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D项正确;鸦片战争使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无关,排除A项;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BC项。故选D项。 2.据《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试图维护正当贸易 C.林则徐广州虎门销烟 D.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史料解读】“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表明英国早就蓄谋通过某种契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中国的禁烟举措正好成为了他们所期待的借口。“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更是直白地暴露了英国妄图凭借武力优势,在打败中国后,将一系列不平等的要求强加给中国,以彻底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获取经济上的巨大特权以及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等。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中国的市场,鸦片只是他们的借口,D项正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只是战争的背景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力图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不是试图维护正当贸易,排除B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3.《天朝的崩溃》记载,“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调兵速度为临省约30-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英国军舰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需60天;从印度开过来,需30至40天;从英国本土开过来,也就是4个月。”根据材料可知( ) A.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B.清朝国土广袤影响了调兵的速度 C.清朝在军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英国 D.英国在战略战术方面有明显优势 【史料解读】这段史料精要揭示了鸦片战争(1840-1842)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帝国与英帝国在军事动员和兵力投送能力上的代际差距。清朝在战略投送维度上已沦为前近代国家,其调兵周期暴露农业帝国面对工业强权的系统性崩溃。英军投送能力背后,是蒸汽革命、全球殖民网络、国家动员体系的三重碾压。这组数据不仅是战争得失的技术分析,更是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