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初二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7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5分) 1. 林则徐给道光帝上书中称:“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于是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由此可见,林则徐强调鸦片走私已经( ) A. 如日中天 B. 危及统治 C. 危及百姓 D. 大势已去 2.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 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 开始向西方学习 C. 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成为洋人的朝廷 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获得更多赔款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4.下列史料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 茅海建鸦片战争研究专著 B. 总理衙门照片 C. 某历史人物的口述回忆录 D.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5.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击溃洋枪队。同时,发动东征、西征战役,多次击败清政府军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斗争( ) A. 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B. 创新了反封建斗争方式 C. 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要求 D. 逆转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 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 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7.下列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示意图,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 救亡图存 B. 现代化探索 C. 边疆危机 D. 反侵略斗争 8.有人看了电视剧《北洋水师》后填词“倭寇疯狂,北洋沉溺,输赢分晓。恨当时腐败,官荒国是,赔民泪,缘无道……”其中“北洋沉溺,输赢分晓”指的是( ) A. 辽东半岛战役 B. 丰岛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平壤战役 9.《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0.清政府仿制线膛钢炮、主动委托德国制造“定远号”的根本目的是( ) A.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统治 B. 开辟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道路 C. 彰显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意志 D. 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11.甲午中日战争是西方列强侵华的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投资+特权”。据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 ) A. 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C.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加大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援助力度 12.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他”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张謇 D. 李鸿章 13. 严复等创办的《国闻报》,系统阐述了西方民主和科学,并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介绍到中国。严复此举意在( ) A. 践行实业救国 B. 号召变法图强 C. 颂扬戊戌六君子 D. 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