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5364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786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答案,扫描,试题,历史,月月
  • cover
福州屏东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适应性练习 九年级历史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须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 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2.1857年5月,法国政府在《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 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法国为此而发动的侵华战争 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872一1875年,清政府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同一时期,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约30 余名留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知识。这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的“自强”需求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科举取士制度寿终正寝 D.民主革命潮流势不可挡 4.图1是某同学整理的专题学习笔记。该专题意在凸显 专题(二)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冲向敌舰,以身殉国 台湾人民在丘逢甲、徐骧等领导下,展开大规模武装抗日斗争 ·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浴血奋战,为国捐躯 义和团在廊坊、杨村等地顽强阻击八国联军,迫使敌军退回天津 图1 A.农民阶级建立理想社会的尝试 B.地主阶级维护专制统治的决心 C.爱国官兵反抗日本侵略的壮举 D.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 5,《马关条约》签订后第三天,光绪皇帝下诏,表示“嗣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 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材料表明 A,洋务派筹建海军举步维艰 B,民族危机刺激了革新意识 C.列强在中团掀起瓜分狂潮 D.实业救国的团体纷纷涌现 九年级历史10月适应性练习第1页,共8页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清朝近支王公主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燥发 C.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他公开宣称自己只是一个临时大总统,暂时担任此职只是为了号召国民团结一致、投身革 命,一旦一个稳固的共和政府得以建立,便准备退位让贤。材料中的“他”是 A.孙中山 B.黄兴 C.黎元洪 D.张作霖 8.1912年发表的《新陈代谢》一文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总统成,皇帝灭。” 文章中两个“成”所表述的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提出三民主义 C.秋收起义爆发 D.推翻封建制度 9:陈独秀在解释为什么要掀起新文化运动时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 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 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由此,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 A.自强与求富B.变法与改良 C.革命与共和 D.民主与科学 15.近代中国有报刊登载了一篇“特约通讯”,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一一昨日之游街大会/ 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由该标题可知() A.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B.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1.1924年2月,毛泽东由广州来到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职贵是“协助部长, 办理本部事务”。这主要是因为 A.新文化运动正式兴起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出现 12.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与张学良长谈至深夜,张学良同意放蒋。18日,周恩来与杨 虎城会晤,杨虎城说:“共产党置党派历史深仇于不顾,以民族利益为重,对蒋介石以德报怨, 令人软佩。…既然张副司令同中共意见一致,我无不乐从。”周恩来的努力 A.促使张、杨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