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5491

2.2.5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性质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90071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5,下册,九年级,数学,北师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 1 页:封面页 标题:2.2.5 二次函数 y=ax +bx+c 的图象与性质 副标题: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配图:标注二次函数 y=ax +bx+c 图象(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与坐标轴交点,旁注 a、b、c 参数,直观体现参数与图象的关联 落款:授课教师 / 日期 第 2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二次函数一般式 y=ax +bx+c(a≠0)中 a、b、c 对图象的影响,掌握通过配方法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的技巧,熟练归纳该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 能力目标:能从一般式直接分析函数的开口、对称轴、顶点、最值及增减性,提升图象分析与代数转化能力,能解决与一般式相关的实际问题。 素养目标:构建二次函数 “一般式” 与 “顶点式” 的知识桥梁,深化数形结合思想,培养逻辑推理与综合应用能力,为二次函数的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第 3 页:回顾衔接 从顶点式到一般式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顶点式 y=a (x-h) +k 中,h=-b/(2a)、k=(4ac-b )/(4a),这意味着一般式 y=ax +bx+c 可通过配方法转化为顶点式,两者本质是同一函数的不同表达形式。 思考:直接观察一般式 y=ax +bx+c,能否快速判断图象的开口方向?而对称轴、顶点坐标等特征,又该如何通过一般式中的 a、b、c 直接计算? 第 4 页:参数影响 a、b、c 对图象的作用 1. 二次项系数 a 的影响(与顶点式一致): 开口方向: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0 时,开口向下。 开口大小:|a |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a | 越小,开口越大。 例:y=2x +3x-1(a=2>0,开口向上,开口小);y=-1/2x +2x+5(a=-1/2<0,开口向下,开口大)。 2. 一次项系数 b 的影响(与 a 共同决定对称轴): 对称轴公式:x=-b/(2a)(由顶点式 h=-b/(2a) 推导而来)。 规律:当 a>0 时,b 与 a 同号(ab>0),对称轴在 y 轴左侧(x<0);b 与 a 异号(ab<0),对称轴在 y 轴右侧(x>0);b=0 时,对称轴为 y 轴(x=0)。 例:y=x +4x+3(a=1>0,b=4>0,ab>0,对称轴 x=-4/(2×1)=-2<0,在左侧);y=2x -6x+1(a=2>0,b=-6<0,ab<0,对称轴 x=6/(2×2)=1.5>0,在右侧)。 3. 常数项 c 的影响(决定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 抛物线与 y 轴交点坐标为 (0,c)(令 x=0,得 y=c)。 例:y=3x +2x-5(c=-5,与 y 轴交于 (0,-5));y=-x +4(c=4,与 y 轴交于 (0,4))。 第 5 页:图象特征 从一般式分析核心性质 核心分析步骤(以 y=ax +bx+c,a≠0 为例): 定开口:根据 a 的符号(正向上,负向下)与 | a|(定开口大小)。 求对称轴:代入公式 x=-b/(2a) 计算。 找顶点坐标: 方法一:先求对称轴 x=-b/(2a),再将其代入一般式,计算对应的 y 值(即 k=(4ac-b )/(4a)),顶点为 (-b/(2a),(4ac-b )/(4a))。 方法二:通过配方法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直接提取顶点 (h,k)。 判最值:a>0 时,顶点为最低点,y 有最小值 k=(4ac-b )/(4a);a<0 时,顶点为最高点,y 有最大值 k=(4ac-b )/(4a)。 析增减性:以对称轴 x=-b/(2a) 为界,分左右两段判断: a>0:x<-b/(2a) 时,y 随 x 增大而减小;x>-b/(2a)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 a<0:x<-b/(2a)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x>-b/(2a) 时,y 随 x 增大而减小。 示例:分析 y=-2x +4x+1 的图象特征: 开口:a=-2<0,开口向下,开口小。 对称轴:x=-4/(2×(-2))=1。 顶点:x=1 时,y=-2×1 +4×1+1=3,顶点为 (1,3)。 最值:a<0,y 有最大值 3。 增减性:x<1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x>1 时,y 随 x 增大而减小。 第 6 页:配方法 一般式与顶点式的转化(复习巩固) 转化步骤(以 y=ax +bx+c 为例): 提取二次项系数 a:y=a (x +(b/a) x)+c; 配方(补 “(b/(2a)) - (b/(2a)) ”):y=a [(x +(b/a) x+(b/(2a)) ) - (b/(2a))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