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45728
10.1《劝学》课件(共5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42453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10.1
,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劝学 第一课时 《荀子》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常常会思考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古往今来,许多智者都对学习有过深刻的见解。今天,我们要走进两千多年前荀子所写的《劝学》,看看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学习有着怎样独特的阐释。荀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他的这篇《劝学》,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能成为千古名篇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1.通过了解荀子、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阐述的学习理念和重要意义,把握其内涵。 3.体会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对于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性 2.通过诵读,明确字音字形,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熟练背诵课文 学习目标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 ,字 (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被称为“ ”。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活动1:借助同步练习册认识荀子 任务一:知人论世,探思想之源 况 卿 后圣 自然观: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政治上: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法家代表性人物韩非子、李斯皆是其弟子。 人性论: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提出性恶论,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学习。 任务一:知人论世,探思想之源 活动2:借助工具书了解荀子思想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思索以通之。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任务一:知人论世,探思想之源 活动2:积累荀子名言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振兴礼义,制作法度,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 任务一:知人论世,探思想之源 活动3:借助同步练习册了解写作背景 任务二:初读感知,品语言之妙 活动2:标注字音,自由诵读 木直中绳 虽有槁暴 輮以为轮 参省 知明而行无过 吾尝跂而望 君子生非异 须臾之所学 yú 假舆马者 yú 假舟楫者 j xǐng q ì xìng zhòng róu yòu pù zhì 不积跬步 kuǐ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六跪二螯 j ì nú lòu qiè á o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学,即学习。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任务二:初读感知,品语言之妙 活动3:借助同步练习册解读题目 劝学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任务三:文本研读,析论证之巧 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