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2.1 二次函数y=ax2(a≠0) 的图像和性质 第5章 二次函数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示范课精品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 情境导入(5 分钟) 问题 1: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形状? 问题 2:桥梁的抛物线形拱桥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描述? 引出课题:二次函数(板书)。 2. 探究新知(20 分钟) 活动 1:分析实际问题 例 1:矩形场地的长为 10 米,宽为 x 米,面积 y 与 x 的关系为 y=10x x 2 。 例 2:圆的面积 S=πr 2 ,其中 r 为半径。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的共同特征(最高次数为 2)。 活动 2:定义二次函数 归纳定义:形如 y=ax 2 +bx+c ( a ? =0 )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强调关键点: a ? =0 ,二次项系数不为零。 活动 3:图像绘制与性质探究 示范:用描点法画出 y=x 2 的图像,分析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 学生动手:分组绘制 y= x 2 、 y=2x 2 的图像,对比参数变化对图像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 分钟) 例 3:已知二次函数 y=x 2 2x+3 ,求其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步骤: 配方化为顶点式 y=(x 1) 2 +2 。 分析开口方向(向上)、顶点(1,2)、对称轴(x=1)。 4. 课堂练习(10 分钟) 基础题: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 y=3x 2 , y=x 3 +2x , y=2x+1 。 提高题: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如利润问题、面积问题)。 5. 课堂小结(5 分钟) 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及应用。 教师补充:强调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作业 必做题: 教材习题 21.1 第 1、3、5 题。 画出函数 y= 2x 2 +4x 的图像,并分析其性质。 选做题: 探究二次函数 y=ax 2 +bx+c 中参数 a、b、c 对图像的影响。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知识点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的画法 知1-讲 1 1. 用描点法画函数y=ax2(a ≠ 0)的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时,自变量x的取值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所对应的函数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图像情况. 作图选点时,一般应先找出对称轴,然后在对称轴的两侧对称选取,应以计算简单、描点方便为原则. 知1-讲 (2)描点:一般来说,点取得越多、越密集,画出的图像就越准确. 实际画图时,一般取顶点及对称轴两侧对称的两对点,共5 个点,用“五点法”快速准确地作出函数图像,有时也会在对称轴的两侧各取3 个点画图. (3)连线: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知1-讲 2. 抛物线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 当a>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当a<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知1-练 例 1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y=x2,y=-x2和y= x2的图像. 解题秘方:用描点法,按列表→描点→连线的顺序作图. 知1-练 解:列表: x … -4 -3 -2 -1 0 1 2 3 4 … y=x2 … 8 4.5 2 0.5 0 0.5 2 4.5 8 … y=-x2 … -8 -4.5 -2 -0.5 0 -0.5 -2 -4.5 -8 … y= x2 … 4 2.25 1 0.25 0 0.25 1 2.25 4 … 知1-练 描点、连线 ,即得三个函数的图像,如图5.2-1. 知1-练 注意 1. 由表格可知,在画y=x2的图像时,我们可以先描出(0,0)及y轴一侧的点,然后根据对称性描出y轴另一侧的点,然后连线即可. 2. 由图像可知,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由y=x2的图像沿x轴翻折,或绕其顶点旋转180°得到. 知2-讲 知识点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2 二次函数y=ax2(a ≠ 0)的图像和性质 y=ax2 a>0 a<0 图像 开口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