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化常识之 宫室建筑 宫室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宫:在穴居时代,宫即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像彼此连通的小窟。 本义指人们居住的地方,是对房屋、居室的通称,包括房屋及外面的围墙。 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称作宫,如皇宫、宫殿。 后来,宗庙、神庙也叫宫。 宫室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室:室为古代宫室中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为堂后的正室。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由于室在堂后,要入室必须先登堂,所谓“登堂入室”。 壹 帝王建筑 阙,又称作两观、象魏。 是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楼观,上圆下方,因其两台子之间阙然为道,所以称为阙。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又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岳飞《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 赴/诣阙:向帝王居所朝见君主。特指官员奉诏入朝或百姓上书陈情。 如《汉书·朱买臣传》“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晋书·鲁芝传》:“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2018年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 绪论 殿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殿在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如大雄宝殿、太和殿。 杜牧《阿房宫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绪论 堂 本义指住宅内的公共空间。位于住室的前面,不住人,是古人行吉凶大礼的地方。后泛指房屋的正厅。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也叫堂,如大堂、公堂。 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绪论 坛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高台,用土和石筑就。也指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说文》:“祭场也。坛之言坦也。一曰封土为坛。” 绪论 行宫 帝王出京巡视、谒陵或避暑时的临时居所。 行在 亦称“行在所”,原指古代君主所在或巡行所至之地,包含天子居所、巡行驻地及“行走”三重含义。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遂囚建诣行在所。” 《晋书·忠义传·嵇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绪论 帑tǎng: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庾yǔ:指露天堆积的谷仓,后引申为储存粮食的场所 帑庾 ①储藏钱财、粮食的仓库。 《旧唐书·裴玢传》:“帑庾咸实,郡邑以宁。” 《春在堂随笔》卷二:“兵戈洊起,帑庾多虚,凡列土疆,悉重征税。” ②指钱粮。 《宋朝事实类苑·秦再雄》:“不增一兵,不费帑庾,而边境妥安。” 绪论 仓廪 贮藏米谷的仓库。 《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记》:“发仓廪,赐贫穷。” 府库 指古代官方设立的用于储藏文书、财物及兵器等物资的场所。 《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史记 平准书》:“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绪论 囹圄/囹圉 指监狱。 “囹”指牢房 “圄”指拘禁 合称专指监禁场所。 《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贞观政要》:朕赖公等共相辅佐,遂令囹圄空虚。 贰 民间建筑 绪论 府 旧时指高官和贵族的住宅,或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