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 0 2 5 九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模式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922年———1991年)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疆域示意图 列宁 沙俄 1917年 十月革命 苏维埃俄国 1922年 苏联成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91年 苏联解体 俄罗斯 1547年 发展历程:沙俄(1547—1917) 苏俄(1917—1922) 苏联(1922—1991) 俄罗斯(1991—至今) 从沙俄、苏俄、苏联到俄罗斯;从弹丸小国到庞然大物;从拿破仑到希特勒都止步于此国;原因何在?有何启示? 整体感知·规律探究 点击播放视频 其他的资本 主义国家 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 三年内战 (1918———1920) 不甘失败! 制度不同! 苏俄单独退出一战! 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当时的局面是: 壹 退一步,进二步 新经济政策 贰 沉重代价的发展 苏联工农业建设 叁 高度集中体制 苏联模式 中国传统 【2022课标】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 退一步,进二步 新经济政策 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沉重代价的发展 苏联工农业建设 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工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高度集中体制 苏联模式 通过介绍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01 02 03 【教学重点】知道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适合国情的,有利于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弊端。 【突破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列出表格列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两种经济政策。 【教学难点】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及斯大林模式的相关情况及其影响与弊端,认识到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启示。 【突破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等,理解两个五年计划的特点并理解苏联模式。 第壹部分 【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观看视频,思考:三年内战的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渡过了难关,但同时带来什么问题? 01、退一步,进二步 新经济政策 点击播放视频 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脱离了苏俄的国情,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引起了人民对苏维埃的不满,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它实际上也违背了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不断出现农民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 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目标导学一、退一步,进二步: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时间 3)目的 4)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