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9256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31张PPT+视频)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5844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25年秋九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 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新宪法和苏联模式的确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理解政策调整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体现。(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弊,认识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既有高速实现工业化的历史功绩,也存在经济结构失衡、民主法制匮乏等严重问题。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苏俄粮食产量 苏俄粮食征购量 (1)思考: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与苏俄哪一经济政策有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政策造成的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人民对政策不满。 背景① 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反,提出来“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大饥荒(500万)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 1.背景 材料三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选集》 材料表明列宁的观念发生了什么转变? 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1921年春,实施新经济政策 背景②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 1.背景 粮食税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1921年 雇佣 出租 自由买卖 私人经营 按劳取酬 利用市场经济来 发展经济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 2.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影响 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农民踊跃缴纳粮食税(1922年) ◆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制定合理的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4.苏联的建立: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疆域示意图 列宁 沙俄 1917年 十月革命 苏维埃俄国 1922年 苏联成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91年 苏联解体 俄罗斯 1547年 列宁的历史贡献 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 领导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年)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成立苏联(1922年)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斯大林接手的苏联是怎样的? 2.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如何? 3.斯大林认为中国任人蹂躏的原因是什么? 4.他的决策是什么? 工业落后 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没有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内部:苏联工业基础落后; 外部:苏联受资本主义包围、威胁和封锁,战争威胁仍然存在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 19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