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气体、液体和固体 1、空气能(流动),无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虽然很轻,但有(质量)。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3、(千克)和(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生活中常用(电子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4、通常情况下,1立方米空气的质量约为(1.293千克) 5、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平)的。 6、利用风可以制作:风车、风力发电机。 7、走马灯和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的原理。 8、(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形成(风)。 9、常见的物体有(固体)、(气体)、(液体)三种状态。(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气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10、固体:石头、粉笔、书, 液体:水、牛奶、饮料, 气体:空气 11、(固体)和(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总是能充满它所在的空间。 12、(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毫升是体积单位,1毫升=1立方厘米。 13、同一杯水,倒入不同形状的量筒中,水的形状改变了,水的体积不变。 14、使用量筒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齐平。 15、俯视使读数偏高,仰视使读数偏低。 16、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变化、状态变化而改变。 17、(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 (固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物体具有的(物质的多少)不变时,就有确定的质量。 18、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第二单元 热胀冷缩 1、14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制作豆豉时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2、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后来人们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一百摄氏度(100℃)。 4、温度计的量程是指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之间的范围,分度值是刻度中一个最小格代表的值。 5、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1)选用具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手持温度计的上端;(3)温度计的液泡浸没水中,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4)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面齐平;(5)轻拿轻放。 6、最早的温度计是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1867年,英国医生艾尔伯特发明了现代水银体温计。 7、固体、液体和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生活中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烧水时不装得太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会溢出来。超市里面的饮料都不装满。 9、生活中气体热胀冷缩现象:夏天自行车充气太足会爆胎。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有时会跳出来。 10、生活中固体热胀冷缩现象:水泥路面留缝、铁轨发生扭曲和断裂、电线冬天绷紧。 11、严格按照规范使用酒精灯:(1)酒精灯旁边要放一块湿抹布备用。(2)酒精灯内的酒精应控制在1/4到2/3。(3)不能用两盏酒精灯相互点燃,更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4)熄灭酒精灯时,必须使用灯帽,不能用嘴吹熄。 第三单元 各种各样的动物 昆虫 1、 昆虫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 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苍蝇、蚂蚁、蝗虫、蜻蜓、天牛、螳螂、蝴蝶、。 3、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在所胡生物种类中超过80%。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 鱼 1、 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大部分。 2、 鱼用(鳃)呼吸,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