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9883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289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 cover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D.国民革命开始后 2.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他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他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是( ) A.毛泽东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3.针对中共一大召开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召开地点是长沙 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D.参加大会有50多人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5.2021年7月1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一百年前……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一百年来……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伟大……精神”指的是( ) A.五四精神 B.建党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长征精神 6.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他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以下选项作为研究中共一大的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 ) A.报告文学《红船启航》 B.上海一大会址 C.舞台剧《中共一大》 D.油画《开天辟地》 7.1919年5月,《新青年》的第6卷第5号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专号”,并刊载了该期主编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期的主编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周树人 D.李大钊 8.二七塔、二七路、二七商圈,“二七”是郑州最经典的城市符号。这些城市符号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 C.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D.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9.1919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劳动教育问题》《青年与农民》《唐山煤矿的工人生活》等文章,提出知识分子与下层民众相结合的观点,引起中国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这些文章的发表( ) A.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政治地位 C.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助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C.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D.《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2.观察下面示意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中心工作应是( ) A.开展农民运动 B.推翻帝国主义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实现共产主义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 ①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③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④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